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康有为往事:府邸悬挂废帝宣统所题“天游堂”

2011年12月28日 14:56 来源:半岛都市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陈干,字明侯,原名贵川。在青岛,康有为与陈干是交往最多的,据陈干先生第二位妻子杨紫霞(1986年去世,享年91岁)回忆,陈干早年经他的启蒙老师胡铁霜推荐介绍 ,与康有为先生结识。1905年,陈干赴日本加入同盟会时,与流亡日本的康有为继续保持交往。

  康有为的崂山诗中提到陈干

  崂山太清宫畔有一处摩崖石刻,是康有为的一首五律长诗。此诗是康有为手书上石的,游崂山者多来这里欣赏。康有为的崂山诗写于1923年,诗曰:“天上碧芙蓉,谁掷东海滨……”诗后有长跋,其中写道:“癸丑五月,康有为来青岛,偕张志易吾……门人陈干明侯、江希、张慕渠游崂山,……乘月乃归,康有为赋诗写记。”

  1922年就中日谈判收回青岛主权及胶济铁路等事宜,成立了鲁案善后委员会,王正廷为督办,陈干为委员。1922年12月10日中国政府正式收回了被德、日帝国主义统治了二十五年的青岛,陈干参加了接收大典。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以后建胶澳商埠,陈干为顾问,住于观象一路5号。

  陈干帮康有为在青岛选房

  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失败以后流亡海外。1917年参加了张勋复辟,失败后逃来青岛,对青岛十分赞赏,认为“青山绿树,碧海蓝天,中国第一”,但这时青岛在日本统治之下,他又去了上海。

  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以后,康有为来青岛。佟立容说,康有为居于陈干的家中,他为陈干藏画《元朝王振鹏绘荔枝图》题跋,写道:“陈明侯弟得此画于陕西,生鲜浓艳其秀可餐。……癸亥五月(1923年)康有为题。”康有为拟长居青岛。

  德人在青岛建有礼贤中学,学生因不堪校方的封建统治愤起斗争,被校方开除了几十人,这批学生到陈干的宅中请愿,要求伸张正义。陈干与当局协商,先让学生们住于福山路4号(今福山支路5号),后成立了胶澳公立职业学校,这几十名学生全部进入了这所学校学习。因而福山路的房屋空闲,陈干请康有为去看过,康有为认为:屋虽卑小,而园很大,可望海碧波,近距百步,就租了下来,第二年又买了下来。

  康有为陈干都喜欢藏书

  康有为喜欢藏书,虽曾颠沛流离而藏书却仍不断增加,他在青岛的府邸悬挂着废帝宣统题的“天游堂”,因而府邸也称天游园,初期想长居青岛办学,因而部分藏书也运来青岛。康有为的藏书一部分为祖传的两万卷,一部分自己搜集。早期,他曾办过万木草堂,广收弟子,陈干就是他这时的弟子。他两次派陈干到香港、上海,为他收购图书,所以陈干从那时起也开始喜藏中国典籍。“优游林下,复锁志藏书广收宋元旧椠”所以藏书大增,自称达三十三万卷。可以说他是近代的大藏书家,他的藏书包括经、史、子 、集,不拘一格,也喜欢在书上写题跋。

  陈干自早期受康有为的影响,也喜藏书,在观象山一路5号建藏书楼。他将自己的藏书做了《藏书楼目录》,由著名目录学家、史学家王献堂先生写了序,其中写道:“明侯先生以在青(岛)藏书万余卷,公诸时众,随缘研悦,出其编定目次……”中国自古有私人藏书的传统称“藏书楼”,但他们的目的是“保存典籍”,以保存为主,不对外借阅。民国建立,始进入现代图书馆时期,对公众借阅。陈干自己收藏的一万多部图书能对公众借阅在青岛是开风气之先,令人赞赏的。

  康有为的藏书,今大部分存于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陈干的一万多卷书流向了哪里?佟立容近年一再探寻,陈干说捐献给了公立图书馆,但当时的胶澳公立通俗图书馆,后为青岛市立图书馆,在从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时保存的图书及目录中并没有一本古籍线装书,所以陈干藏书的流向至今还是一个谜。在青岛,康有为与陈干是交往最多的,其中结缘与图书是一个原因。

  观象一路5号住过多位名人

  1925年康有为再游崂山,又写七绝七首,在“跋”中为陈干已不在青岛未能同行而感到遗憾。

  林济青,早期任教于私立青岛大学,后任私立齐鲁大学教务长,1936年国立山东大学爆发大规模的学生运动,罢课斗争,校长赵太侔、教授老舍、洪深均辞职,教育部任命林济青为山东大学校长,他由济南重返青岛,购房于观象一路5号,即陈干旧居。林济青后人今居青岛,说当年林济青购房时为空房并无陈干旧物。

  观象一路5号住过陈干、康有为、林济青,是一所有纪念意义的旧宅,今尚存于观象山麓,近二萧(萧红、萧军)故居。

  文/鲁勇 图为资料照片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刘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