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秋拍市场调整洗练市场 真正艺术品收藏者浮出水面

2011年12月31日 14:19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昨天,西泠印社2011年秋拍在杭正式开槌。

  尽管今年秋拍市场的回落与“调整”早已是不争事实,但作为本年度大型艺术品拍卖会的收官之战,本场拍卖依然获得高度关注,更是出现了秋拍罕见的座无虚席的爆棚场面。

  开拍首场,西泠就亮出了自己的强项——古代书画,并以86%的高成交率,振奋市场信心。

  调整中的市场是一份考卷,考验的不仅是作品的真正价值,还有市场人士对艺术品的“忠诚度”。

  古代书画专场,现场座无虚席,成交率颇高。相较此前部分北方大型拍卖公司的书画专场,暖意明显。这也是总经理陆镜清的成功策略:“信心对市场非常重要,大家口袋里并不是没钱。”

  今年,西泠依然坚持“选择当下市场能够接受的题材和价格”。而从昨天看来,古代书画部分,高价拍品数量减少,几万块钱的拍品比比皆是。在趋冷的大环境影响下,藏家出手显得理性而克制,昨天以最低估价成交的作品数量不少。

  当然,具有较高艺术价值、代表艺术家水准、价格又能被更多人接受的拍品,依然受到追捧,尤其是赵之谦等金石大家的作品。

  譬如,古代书画图录的封面是一幅起拍价500万的赵之谦作品《异鱼图》。估价虽然不高,但作品能够代表赵之谦一生的艺术水准,代表海派的艺术理念。经过数轮竞价,《异鱼图》最终以1150万元成交。

  此外, “吴门画派”代表人物文征明的《辋川别业图》以2300万成交。此作为文征明耄耋之年所作,代表了成熟的吴派山水的艺术特色。

  从春拍的猛涨到秋拍的调整,这样跌宕不仅洗练了市场,也让真正怀着喜爱之情而非投机之心的艺术品收藏者浮出水面。

  昨天记者遇到江苏省南社研究会的潘慈中先生,这次他送拍了几件自己珍藏数十年的名人手札,其中一件徐悲鸿与廖静文的书信,是他在上世纪80年代花费三个月的工资购买的。

  送拍后,他有些后悔,昨天到场观战,甚至忐忑地希望“不如流拍吧”,“因为心里总是有点犹豫,觉得这些东西和自己有缘分,应该留下来好好保管。”

  还有许多艺术品爱好者奔着首届明清竹雕和首届紫砂盆专场而来。200多件拍品,绝大部分是几千元的价格,非常适合工薪阶层。

  目前国内大型的拍卖公司中,很少有公司拍卖几千元钱价位的拍品。陆镜清认为:“价格不能完全体现拍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历史积淀。市场需要更多具有一定的文化历史内涵和艺术价值,同时又能让更多藏家买得起的艺术品。”

  从上海赶来的一位蔡先生,特别中意这些紫砂盆,甚至鼓励记者也前去举牌。

  本报记者 林梢青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刘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