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学院派紫砂刻绘艺术在中国北方兴起 注重学术性

2012年01月05日 15: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济南1月5日电(李欣)伴随紫砂热的兴起,紫砂制品已成为海内外收藏热门。紫砂刻绘工艺随之步入新阶段,紫砂学院派研究热也因此兴起。5日,首届学院派紫砂刻绘展在山东省艺术学院开展。

  此次共展出了各种形式的紫砂壶、茶海、紫砂罐、紫砂盘等三百余件学院派紫砂刻绘作品,展品出自被艺界称为“八刀客”的葛军、刘光、李怀杰等八位学院派紫砂刻绘名家。此次展览吸引了刻绘届爱好者,山东省艺术届人士以及各大专院校学生参观。

  中国陶瓷文化研究所紫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葛军教授已经从事紫砂壶的造型、制作、刻绘二十余年,他表示,近几年的紫砂热使得更多的艺术家开始有兴趣介入陶刻界,但商业市场却出现“千壶一面”的现象。学院派紫砂刻绘吸收了各种艺术形式,讲求紫砂刻绘的学术研究性和产品的创新性和风格化。此次展出的作品在用刀上大都具有现代艺术特征,刀法自有奔放,各具特性。

  山东省艺术学院著名画家沈光伟在参观作品展后表示,此次展出的作品在惯用的双刀刀法和刀具使用上都有所创新,不同的壶形、材质选择不同的刀具、刀法,更好的表达出紫砂壶的神采意韵,体现出学院派的研究性特色。

  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考古学专家刘凤君则更关注此次展出作品的意境风格,他说:“此次展出的作品各具意境,每位作者都风格突出,葛军的作品以青铜造型居多,李怀杰以佛像壶为主,李济民则注重美壶,每个人特色鲜明,体现出学院派以研究为方向,原创性的个性化发展。”

  学院派紫砂刻绘研究会会长刘光教授表示,学院派紫砂刻绘的意义在于将散落各界的紫砂刻绘者集中起来,各位艺术家互相交流在学术领域研究探讨,注重作品学术性。而在实践刻绘领域学院派则强调作品的原创性,提高紫砂刻绘的艺术性和变化性。新的时代,要求学院派在技法和意境上走一贯的高端精品路线,但是也要求我们走出学院“象牙塔”,使紫砂刻绘艺术服务社会,打破“千壶一面”。

  紫砂壶具起始于宋,兴盛于明清,以其造型、诗词、书法、篆刻于一体,汇观赏、把玩、实用、收藏于一身的特点,备受海内外钟爱。(完)

分享按钮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