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画家王珂创作《大青山突围》:英雄浩气跃然纸上

2012年01月05日 18:32 来源:大众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画家王珂创作《大青山突围》:英雄浩气跃然纸上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记者/樊磊

  《大青山突围》的创作无疑是异常艰苦的。首都师范大学著名人物画家王珂教授在百忙之中接下了这个选题,从最初的研究材料到实地考察,从大量的资料搜集到一次次的草稿修改,王老师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我们约定采访时,他刚做完一个小手术,略显憔悴的他在巨大的画稿面前讲述着自己的创作心路,用他的话说,“是先烈们的事迹感召着我坚持下去,用感情驱动画笔,这真是一场艰苦的战役。”

  记者(以下简称记):今天看到这幅场面恢弘的大画挂在这里,心里的确有很多感慨,这是这次主题创作中唯一的一个战斗场面,其他创作也有战争题材的,但都是战前或战后,只有这个是正在进行的战斗,很震撼,很让人感动。

  王珂(以下简称王):上次看稿会上,大家提出了一些意见,我认真看了,都很有道理,尤其这次是“突围”的一个战役,非战斗人员为主,不能当成一个一般的抗日战争战役处理,后来把这些资料又找出来仔细看了一下,觉得对这个战役了解得更多了,所以完全重新调整了创作思路和构图。

  记:是不是对这段历史了解得越深刻,越觉得有说不完的话?

  王:这场战斗有很多特殊之处,尤其是看了大众日报那么多非战斗人员的英勇事迹,更加深了我对大众日报、对革命先烈、乃至我们的祖国那段光辉而艰苦的岁月的了解。大众日报的确不同于一般的报纸,她的历史是用血与火写就的。其实艺术作品不论技法如何,关键的是“写心”,也就是说画的是精神。这个作品我从绘画的构图、人物关系、色彩等方面入手设计草图,草图三易其稿,到了放大稿阶段就不太考虑绘画语言了,主要是如何表现这种精神。是先烈的事迹感召着我,每到激情挥发的时候都欲罢不能,有一个阶段画得非常快。当然,画面最后收拾,还是回到绘画本身上来,要更多地考虑画面的需要。

  这个创作越画越大,总觉得不充分,资料毕竟有限,完成这么大一幅,必须反复调整。

  记:之前看您的作品,包括以前的作品集、展览等等,西北人物、西藏人物比较多,但是战争题材的好像很少,这在创作上是不是也是个难度?

  王:对,以前我表现战争题材的作品几乎没有。其实我一直想画战争题材,我追求朴素的东西,同时要有震撼力,真正能把我所要追求的东西表现出来,战争题材无疑是最好的一个展示。这也是近几年我刚刚找到的一种风格、一种追求。这次创作,题材又是咱们山东的事儿,所以这个作品就作为这段时间的一个重点了。

  记:看得出从构图到人物塑造到您的所思所想都体现在了这个画面上。

  王:是这样,这段时间一个是思考一些东西,一个是抒发灵感。可能过去有很多很多想法,一旦陷入低迷的状态,整个人就跟懵了似的,真的没有灵感,但找到感觉和激情的时候又豁然开朗了,起伏跌宕,迂回曲折,其实我这张大画,也特别像一个大型的艰苦战役。这个战役,画家就是总指挥。这个总指挥怎么样来调动这些关系,让它成为一个整体,确实是需要花一些精力。比如说像这个画面里面视觉冲击如何体现?那就是重点突出,虚实结合,虚的地方也是画面的一部分,是用来烘托实的。画面的主题毕竟需要具体的形象来体现,所以首先要把这个画面设计好了。你看,画面的动态不是一个方向的,有几个主体,这几个部分除了画面大的起承转合,主要是表现不同的人群。因为战争惨烈,我把左半边安排了一部分笼罩在夕阳里的牺牲的战士,大概占了画面的三分之一,而画面的重点是被爆炸的白光烘托出来的几个突围人员,当时有一部分属于专业武装人员,所以把他们放到这个位置,另外右半部分有几位戴着眼镜、扎着围巾的人,像报社的人。还有抗大文工团的女同志。这几个板块,前面的尽量表现充分,后面的相对虚化,整个压在一个调子里面,后面人物面积不小,但不是视觉重点,只作个剪影。

  记:如同战略部署?有重点攻击,有掩护。

  王:对。再一个就是画面大调子的把握,我们这个画面,八路军都穿着灰色的衣服,同时又要归纳在创作的这个调子里,所以我想把这一块做成一个水墨交响乐,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独奏,各人走个人的线路,但所有乐器的主旋律是统一的。就像咱们这个水墨里面,如果说大家都一样,好比把一个人画得挺好,就把一百个人物都同样地堆上去,那无疑就平了。所以每个人按不同的节奏处理,又让人一看很整齐很整体,丰富而不简单,实际上这样处理是给笔墨一个发挥机会。但这种丰富就增加了创作的难度,因为战争题材我也没怎么画过,其实我很想画得细致,包括硝烟、包括人与人的关系、包括这组人与另组人的关系,包括每一个形态,其实都很想好好去弄一下。为了这幅画我看了大量同类题材的电视剧、电影,截了不少图片,下了不少工夫去研究。到今天为止,总算是完成得基本满意吧。

  记:我觉得现在画面的浩然之气呼之欲出。

  王:应该说基本表现出了我想表现的感觉。这场战斗持续时间很长,我也用了一些蒙太奇的手法,左部分如黄昏,右部分如黎明,这种手法把那种长时间让人窒息的艰苦、惨烈拉伸开来。前面要把有些人的表情突出出来。比如那个戴眼镜的,应该是报社的工作人员,他作为整个重点里面的又一个重点,用一些丰富的表情和剪影似的群像造成对比,把那个特定的时空凝固下来。

  记:细节刻画得很生动,似乎能看出几个主要人物的心理。

  王:每一个形象我都找资料,甚至前一段时间找人定制了一套这样的衣服,让学生穿了作动作,写生之后再处理细节,我把这当做去年一个重点创作来完成,画的时候每一个地方都要做得严谨一点。

  记:有松有紧,有细节有场面,我觉得不论是从再现这段历史还是绘画语言本身,这幅创作无疑都是成功的。

  王:先烈们是可敬的,我们无非就是尽一个艺术家的微薄之力来表达一些感受,希望能通过这个创作给大家一点启示、一点感悟、一点对先烈的缅怀和对历史的尊重,作为画家就知足了。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刘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