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长》引学者热议:大胆创新还是无视观众?——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团长》引学者热议:大胆创新还是无视观众?
2009年04月14日 12:16 来源:文汇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究竟是大胆创新还是无视观众

  《我的团长我的团》引发沪上学者热议

  《我的团长我的团》(以下简称《团长》)以高开低走的姿态结束了在多家卫视的首轮播放。不过,由该剧引发的争论并没有停止。日前,在由上海大学影视与文学创作批评中心发起的研讨会上,与会人士围绕着该剧究竟是大胆创新还是无视观众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赞赏:令人耳目一新的突破

  从讲述战争上升为展现人性,通过大量象征手法表达编导意图——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有别于同类题材的突破与创新,正是《团长》最值得肯定之处。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吴保和坦言,《团长》一度让他看不下去,“10集之前太考验观众耐心了”,但只要“过了这个坎”,就能品出其中的味道。在他看来,战争本身并不是该剧的主角,探讨普通人被推到生死绝境时会经历怎样的转变,才是该剧的目的所在。因此该剧没有特别戏剧化的事件,而是不惜笔墨地对每个人物的“前世今生”进行描述和刻画。上大影视与文学创作批评中心副主任葛红兵指出,该剧则将战争上升到了人性高度,这在同类作品中无疑是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突破。这种人性的展现,在吴保和看来,是编导没有给剧中人安排英雄式的豪言壮语,反而从头到尾在强调“活命”。在上大影视与文学创作批评中心主任曲春景看来,则是“炮灰”们如何因为恐惧死亡而紧密地凝聚在了一起,从而在想要活命的同时获得了敢于舍身的力量。

  《团长》获得与会者赞赏的不仅是主题上的突破,还有表达方式上的创新。

  上海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薛毅表示,自己是对照着原著小说来看《团长》的。在他看来,该剧除了讲故事外,更多的则是借助象征手法来凸现主题。“方言象征着主人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平民百姓;大量对白和画外音则直接表达了编导的立场——虽然整部作品因此有了话剧腔,但这种尝试还是值得支持的。”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毛尖直言自己对于因为拖沓而饱受诟病的龙文章受审一场戏尤其钟爱,甚至都能背出龙文章当时的台词:“北平的爆肚、涮肉、皇城根,南京的干丝烧麦、还有销金的秦淮风月……”在她看来,用小吃来召唤中国人的普遍感情,是一种很好的象征方式;而《团长》因为充满了这样的手法,“在各种娱乐片肆虐的今天承担起了情感教育的功能”。

  质疑:忽视观众的“自言自语”

  不过,并非所有与会人士对该剧都持褒奖态度。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副教授程波表示,《团长》把战争变成了展现个体自我矛盾的游戏,“它其实并没有更多地考虑观众,这只是兰晓龙一个人的战斗。”自言自语,忽视观众,正是部分与会人士对该剧的主要质疑。

  这种忽视,首先是内容上的“忽悠”。该剧让主人公顶着远征军的名号,这样的主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像一只半开半闭的箱子,让人充满了一窥究竟的欲望;事实上,很多观众也正是出于了解这段历史的目的才去关注《团长》的。“但看完以后,我的期待完全落空了。关于远征军,它基本上没有提供给我什么新的信息。”上海大学影视学院讲师舒浩伦如此表示。

  太过超前的叙事手法,也被认为是该剧忽视观众的表现。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副教授聂伟直言不讳地指出,作为专业人士,他佩服《团长》引领潮流的勇气;但作为普通观众,《团长》让他“看得很累”。聂伟的同事张斌更是用“奇怪”来形容该剧留给自己的最直接的印象:“它的对白像戏剧,影像像电影,情节像电视剧;它整体上以闹剧的形式出现,可是在部分段落和细节的处理上又像正剧。”在张斌看来,这或许是编导既不想放弃自己的立场,又希望能够迎合市场所致;但对观众来说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感觉上的分裂。“观众在收看每一部电视剧时都是有审美期待的。我赞成编导在叙事上有个人追求,但不应该过于颠覆传统。”

  针对“要看完作品了才能评价”这一观点,舒浩伦反驳说:“一部电视剧,好看就是好看,不好看就是不好看。作为观众,我凭什么要经受这样的考验?”

  “我不否认《团长》的格调很高,但如果观众没能跟上,这是谁的责任?”“电影可以有艺术片和商业片之分,但电视剧不同。如果一部电视剧,专业人士都说好,可是观众不买账,它究竟是不是一部好作品?”聂伟用一连串问题来表达自己的困惑。同济大学教授王鸿生则进一步提出,面对被传统叙事模式熏陶出来的观众,我们在创作新的电视剧时究竟应该顺应还是颠覆这种既定的模式,是一个值得创作者和研究者认真思索的问题。

  本报记者 邵岭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