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派”诗人绿原逝世 曾在40年代广受关注——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七月派”诗人绿原逝世 曾在40年代广受关注
2009年09月30日 06:44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曾在40年代广受关注 《小时候》被收入台湾教科书——

  著名诗人、翻译家绿原先生29日凌晨一点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去世,享年87岁。他的诗歌曾在40年代广受关注,文学史家认为他是“七月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

  据悉,绿原于今年7月被查出患白血病住入协和医院,进行保守治疗。一段时间之后,病情并无好转就转入民航总医院。在民航总医院治疗过程中伴有高烧,且引发肺部感染,经过治疗后病情好转。两个月后,经医院与家人协商后转入北京军区总医院。但进入该医院不久,绿原病情再次加重,被送进重症监护病房。28日医生报病危,29日凌晨一时经抢救无效去世。

  绿原,原名刘仁甫,1922年出生于湖北省黄陂县。1941年8月11日,绿原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了新诗处女作《送报者》,后来在朋友的鼓励下考入重庆复旦大学。

  绿原的诗歌具有纯真的感情、童话似的境界,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新颖的表现手法,引起了著名文艺理论家和《七月》杂志主编胡风的关注。1942年底,胡风为绿原出版了早期代表作《童话》诗集。其中《小时候》一诗至今仍收入台湾教科书,《惊蛰》一诗,则散见于内地的许多诗歌选本。随着外在环境的变化,诗人逐渐在成熟的嬗变中走向广阔的“大我”空间。他的诗继而从“童真”转向“莽汉”特色。从此,绿原以其独特时代内质的政治抒情诗成为“七月”诗派的后期代表之一。

  1944年,正在重庆复旦大学读书的绿原,因拒绝集体加入国民党而遭到特务机关暗令通缉。抗战胜利前后,绿原写的那些抗战爱国的战斗诗篇,在进步的学生和年轻的读者中广为流传。著名诗人流沙河在自传中就提到,他当年如何“狂热地”阅读“艾青、田间、绿原的诗”。

  新中国成立后绿原主要从事报刊编辑、国际宣传、外国文学出版编辑和翻译等工作。曾任职《长江日报》社、中共中央宣传部等。1955年受“胡风事件”牵连,遭受隔查。其间自修德语。1962年起,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从事德语文学编辑,以刘半九的笔名译介德国古典文艺理论和作品,同时创作了不少抒情诗。另有翻译作品《浮士德》、《叔本华散文集》、《黑格尔小传》和《德国的浪漫派》等。1988年从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岗位上退休。

  70年代末“文革”结束后,绿原与其他许多老诗人一起“归来”,重又泛出生命的绿色。他的诗作在新时期有更多的人生感悟,而始终如一的则是他为人民而歌的诗学理念、坚韧不拔的诗歌精神和那颗虔诚的诗心。绿原家属表示,绿原去世恰逢国庆、中秋佳节,为了不给同仁和生前好友带来诸多不便,遂决定丧事从简,不举行告别仪式,遗体将择日火化。

  小时候

  (绿原)

  小时候

  我不认识字,

  妈妈就是图书馆。

  我读着妈妈——

  有一天,

  这世界太平了:

  人会飞……

  小麦从雪地里出来……

  钱都没有用……

  金子用来做房屋的砖,

  钞票用来糊纸鹞,

  银币用来飘水纹……

  我要做一个流浪的少年,

  带着一只镀金的苹果,

  一只银发的蜡烛

  和一只从埃及国飞来的红鹤,

  旅行童话王国,

  去向糖果城的公主求婚……

  但是,妈妈说:

  “你现在必须工作。”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