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祚来:文化建设要着眼于民众的文化福利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吴祚来:文化建设要着眼于民众的文化福利
2009年09月30日 07:17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国文化现在最大的缺憾是,具有原创价值的内容文化越来越成为稀有文化资源。国家将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那么在制定文化投入规划时,应该将文化福利规划列入议事日程。

  9月27日,《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公布。国家将文化列入战略决策规划,作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投资目标,我们对文化产业的振兴满怀期待,但同时,我们不希望在文化建设上,仅仅看到大干快上,以大建动漫工业园或文化产业园来代替文化内容建设,我们希望看到更多地方政府将“文化民生”主义当成文化发展的目的。

  最近,人民网采访文化部长蔡武时,这位经常在公园散步的部长说,那些在公园里自发弹唱歌舞的人,经常令他内心感动不已。

  这些自弹自唱的市民们,他们得到的是来自文化的欢娱,没有为国家创造 “GDP”,而从另一方面来看,经济发展,并不必然和普通民众享受到的文化福祉成正比,比如影剧院里,票价越来越高,GDP是有了,这些消费却与民众的享受远了。

  如果哪一天,那些喜欢在公园里歌舞的老人们也能到大剧院看演出,那么受到感动的将不仅是只能在公园里自相娱乐的市民,还会有他们的家人与整个社会,因为国家文化普惠到了广大民众。

  我们的文化工作者有必要自问,现在一些美术馆、艺术宫、演出场所,甚至电视电影里的内容,有多少是民众真正喜欢的?特别是一些电视节目,充满着宏大的叙事,或低趣的搞笑,但体贴民心、反映民众真实生活的内容却少之又少。中国文化现在最大的缺憾是,具有原创价值的内容文化越来越成为稀有文化资源。一些文化人更多地依赖大投资、大题材、大制作、大宣传来提升自己的文化影响力,从而获得丰厚的经济回报,更多的观众是被忽悠到剧院里看演出,看的不是艺术,而是一场“文化事件”或文化热点题材。

  我注意到,国家将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那么在制定文化投入规划时,应该将文化福利规划列入议事日程,如扶植经济落后地区的文化设施建设,免费向城市贫困人口与外来人口提供各种演出门票,对全国文化硬件设施进行普查并重新制定规划,对民间艺术团体进行常规的基金赞助。特别是要重视内容文化的原创性倡导与鼓励,一方面要重奖内容文化创新的机构与个人,另一方面要真正保护内容文化产品,使原创作品获取应得的市场份额。如果优秀的艺术作品得不到国家承认与市场保护,内容文化会继续处于贫乏状态,国家文化就不会让民众喜闻乐见,也不会有国际竞争力。

  在浙江象山,当地的渔业经济与工业经济相当发达,他们却在做“文化转型”,要将“渔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使更多的人们来这里观光渔村、渔港与渔岛风光,他们为渔村建立了渔文化艺术教育基地,特邀全国画家到这里绘画写生,然后在艺术村展览馆里免费向村民与游客展示,这些绘画均与海洋及渔民生活相关,一些人物形象就是写生于村里的渔民,这很自然地使当地民众意识到艺术的真正魅力与价值,感受到生活的幸福与快乐。这里的祭海活动也是由民众自发进行,政府只是提供一些协助,民众通过民间祭祀这样的风俗文化活动,体验了自己的节庆喜悦,成为吸引游客的观光项目。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了三十年,人民基本满足了温饱之需,现在国家更应该致力于用经济来养育文化,使文化来“福利”普众生活。文化与教育一样,是最不能急功近利的事业,它需要从基层做起,将内容做实,它的归宿是人的内心,中国传统社会讲求“乐教”,其实就是通过文化来熏陶民众心灵,从而净化人心、美化风俗。

  □吴祚来(学者)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