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自娱自乐”,学术怎不荒芜?——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科研“自娱自乐”,学术怎不荒芜?
2009年10月21日 09:23 来源:广州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不是“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而是这些成果本就不是成果,是被高校与教授们命名为成果、用于评职称、申报经费的“伪成果”。

  在日前举行的2009年宁波大学校长与企业家论坛上,浙江沁园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建荣说:“目前,高校科研项目与企业需求相距甚远。这座计划经济的‘ 最后堡垒’非打破不可。”而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仅为20%,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10月19日《中国青年报》)

  高校科研“自娱自乐”早已不是新闻。近年来的“两会”上,科研成果转化率极低的问题,也总是成为教育界、科技界委员代表的热议话题。可是,科研“自娱自乐”的现象并没得到改观,反而有加剧的倾向。

  从目前的高校办学思维看,重视课题经费数、论文数、专利数、获奖成果数,远甚于“科研成果”是否有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这导致教师们关注申请课题、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组织报奖的积极性,远远高于认真做好科研的积极性。由此催生出各种科研怪相:

  重申请、轻研究。各学校都组织精兵强将、动用各种关系、资源去申报课题,但课题到手之后,却极不重视,教授们往往把课题分派给刚进校的研究生、博士生做,他再去组织力量申请课题、获得经费。

  重包装,轻价值。由于没有深入的研究,加之课题设计方要求的是“专著、论文、专利”等形式的成果,于是拼凑“专著”、炮制“论文”、构思“专利”,就成了主要的“研究活动”,经此一包装,成果不是国内领先,就是国际先进。

  重公关,轻尊严。所谓公关,至少包括课题立项公关、发表专著论文公关(买书号版面)、申请专利公关(也谓咨询)、成果报奖公关、评审公关,而在这样的公关中,学术就成了“交际学术”、“江湖学术”,流动在整个学术研究过程中的,不是学术理想与学术价值,而是权钱交易、利益关系。宝贵的科研经费,被分解到各路利益相关者的腰包中,真正用到研究中的只占零头,这样的研究,得到的不是研究成果,而是学术垃圾。

  因此,严格地说,不是“科研成果 ”被束之高阁,而是这些成果本就不是成果,是被高校与教授们命名为成果、用于评职称、申报经费的“伪成果”。今天的科研,已经形成“申请课题-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申报奖励-以论文、奖励去申报新课题”的闭循环以及“说过了就是做过了、做过了就是做好了”的学术自欺欺人中,貌似科研活动繁荣、论文发表数量高居世界前列,每年几百上千项国家、地方各级科研成果奖,但真正有重大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成果寥寥。

  要让科研不再“自娱自乐”,就必须改革整个科研管理体制,包括科研立项、科研经费管理、科研评价体系、教授考核指标。在科研立项方面,应打破以行政力量主导科研经费配置的模式。基础研究项目的立项,应发挥所有专家、学者对项目立项的论证作用,而不能由个别学术权威、行政官员拍板;应用研究项目的立项,应以市场为主导,服务于企业的创新发展。

  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应透明财务管理,而不能形成经费黑洞,尤其应取消目前的科研经费提成制度。

  在科研评价体系与教授考核指标中,应建立以学术为本的基本学术与学校管理制度。否则,高校的学术必然成为“表格学术”和“指标学术”,真正的学术则走向荒芜。

  每年诺奖放榜,都会引来国人的焦虑,如果科研始终“自娱自乐”,那么,中国科学家们得不到诺奖的垂青,太正常不过了。当下应该焦虑的不是未得诺奖,而是没有基本的学术生存土壤。

  作者:熊丙奇(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