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艺术家建议整合社会力量保护戏曲遗产——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学者、艺术家建议整合社会力量保护戏曲遗产
2010年01月11日 16:00 来源:人民政协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在新世纪里总结和延伸

  ——学者、艺术家建议整合社会力量保护戏曲遗产探索中国戏曲表演理论体系

  背景资料:

  全国政协关注戏曲表演体系建设由来已久,2007年到2008年,曾组织过两次考察,认为戏曲在21世纪的发展面临重大危机,呼吁系统总结前人成果,研究和创新戏曲表演理论体系。文化部对政协的呼吁非常重视,多次邀请专家进行论证商谈并制定《中国戏曲表演理论体系建设(2009至2016年)规划要点》。《要点》包括:成立中国戏曲研究中心、搜集整理戏曲表演艺术的基础性资料,建构戏曲表演体系理论文献基础、建设戏曲资料数据库等。2009年12月28日,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全国政协京昆室举办“建设中国戏曲表演体系座谈会”对《要点》的内容进行了交流研讨。

  -中国戏曲历史悠久特色独具,表演体系异于西方

  中国戏曲如果从宋代“南戏”算起,已经异彩纷呈地发展了近千年并形成独有的表演特色。然而因缺乏理论总结,仍有学者不认为中国戏曲存在一个“表演理论体系”。戏曲专家刘祯说,如果有人对中国戏曲理论体系的存在提出质疑,那是因为他是以理论先导性为判断依据的。中国戏曲理论体系不同于斯坦尼体系和布莱希特体系,它以实践表演为核心,无论从历时性还是从丰富性上讲,中国戏曲存在一套不同于西方的独一无二的表演体系是无疑的。

  已故美学家张庚在上世纪曾多次谈过戏曲表演体系的问题。他谈到中国戏曲的独特之处时说,中国戏曲既是一种体验的艺术,也是一种表现的艺术,二者是互相补充的,这是将中国戏曲置于世界戏剧背景下的定位。全国政协委员仲呈祥认为,中国戏曲理论具有独特性,显示着人类把握世界方式的多样化。

  傅谨先生说:“一套完整的美学规范是有的,但800多年,总结归纳得太少。今天到了总结它的时候了——面对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应该有这种理论自觉,从前我们的理论自觉是不够的。”理论的研究从前不是没有。上世纪50年代黄佐临、阿甲等老一代艺术家都曾做过这方面的工作,而上世纪80年代叶秀山、王元化等先生也曾努力总结过。王元化将戏曲的特征概括为:程式化、写意型和虚拟性三大特点,这都是基础的工作。但这些研究对于整个戏曲来讲是远远不够的,傅谨说,而且也太抽象了。以他的看法,戏曲研究,即使是理论的研究也需要更细腻和细化,最抽象的理论要和最具体的技术手段结合起来,这样才符合中国戏曲的个性。

  -艺术家、学者的时代使命

  全国政协委员、表演艺术家孙萍曾多次提出要加强建设中国传统戏剧表演理论体系的提案。为什么她有如此迫切的愿望呢?致力于文化交流的她说,在国外工作时,能看到许多西方戏剧的著作。也许在剧目数量、表演艺术的丰富性方面,他们不见得比中国戏曲高明多少,但他们有成套的理论体系,在戏剧创作的合作交流中,很多国外同行拿着他们成套的理论著作来参照,而我们没有可与之相应的理论支撑,很遗憾。

  尽管过去中国戏曲理论建设有所欠缺,但新中国成立后老一辈戏曲理论家的确已为戏曲理论建设打下了基础。上世纪80年代,黄佐临以“梅兰芳体系”与斯坦尼体系、布莱希特体系并论。“梅兰芳体系”不是指梅兰芳个人的表演,“梅兰芳”在这里是一个符号,说的是京剧或整个中国戏曲。傅谨认为,中国戏曲理论界经历过两次世界性挑战,均做出了力所能及的回应。一次是在上世纪50年代,东西方对峙的时代,我们努力学习苏联的戏剧理论;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努力地总结自己的戏剧理论。而在21世纪,文化多元化时代,继承前人成果并加以整理、提升是这一代艺术家、学者的历史使命。

  -艺术家呼吁整合意见,吸纳社会力量,形成立体研究成果

  刘祯认为,中国戏曲理论工程的建设将是一项综合度很强的课题,戏曲的实践性注定了对参与人员的集合、选择以及管理等方面会问题重重,所以以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为核心,广泛邀请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将是必不可少的。

  全国政协委员、表演艺术家刘秀荣认同这个观点。她指出戏曲研究应重视全球化的视角。中国戏曲是世界戏剧中的一朵奇葩,具有独特的魅力,最大的魅力还在于表演。很难想象,外国学生学京剧多半是最喜欢京剧中的“丑角”的,所以“丑角”就很值得研究,像这样的问题,以前关注的是不够的。

  全国政协委员、表演艺术家孙毓敏建议把建设中国表演理论体系建立在分剧种地研究考察之上。全国政协委员叶少兰重视的则是未来的理论体系对戏曲表演的指导性意义,他希望理论能为戏曲发展指明一点方向。

  作为对此问题有长时间思考的学者和实践者,孙萍提出四点建议:1.京剧只是中国300多种戏曲中的一种,希望研究能深入到各个剧种(尤其是大剧种)。2.京剧、昆剧表演理论作为重点课题,需要有全国性的通盘把握。一些院团和科研集中的省市,如天津、上海、江苏等地应共同参与工作和建议。3.实行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和戏曲院团的全面互动与合作。设立诸多子项目,由各单位招标,以作为分工的一种形式。4.尽快抢救身怀绝技、年事已高的老艺术家的宝贵经验。本工程最后形成的,应是文本、示范表演音像与口述历史相结合的立体研究成果。

  傅谨则提醒,重点大学、综合性院校和专业研究机构中的戏曲科研力量均不可忽视。

  王小宁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