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名杰:开发圆明园的文化价值比故宫难度大——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陈名杰:开发圆明园的文化价值比故宫难度大
2010年02月08日 16:18 来源:成都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核心价值

  文物回归一直是世界性的难题,而对于圆明园文物这种充满了复杂历史背景,承载着浓厚国家民族情感的文物则更难。去年佳士得拍卖鼠首兔首事件,更让人们看到了圆明园文物回归的漫漫归途。在这样的背景下,去年年底,圆明园管理处启动了首次海外寻宝和“寻找圆明园流失海外文物系列活动”,希望达到“摸清家底”的目标。

  核心人物

  陈名杰,圆明园管理处主任,博士。

  采访手记

  (2010年1月17日 成都)

  陈名杰比我想象中年轻,语速快,思维敏捷,清晰,既有学者的底蕴,又有管理者的干练,递过来的名片上写着:圆明园管理处主任,博士。

  陈名杰为18日在宽窄巷子举行的《寻找圆明园流失海外文物——美国行》成果发布会而来。去年底圆明园启动首次海外寻宝和“寻找圆明园流失海外文物系列活动”,包括各大博物馆和各种文献照片在内的文物。首站美国,11月29日出发,历时18天。“工作组圆满完成了预定目标,有些成果甚至超过了预期。”陈名杰打开电脑,给我展示此行的收获。在第二天发布会上提供给记者的资料上,这些收获被归纳成四个方面:一是收集到数百张圆明园及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的老照片和图片,其中价值较高的近百张。其次,收集到丰富的文献资料,包括了中西方历史文献及现当代与圆明园有关的西方文献。三是发现了流失的圆明园文物,例如一幅波士顿博物馆收藏的宋代佚名的《柳荫牧牛图》上盖有圆明园“淳化轩”印章,表明它曾为圆明园所收藏。四是建立了与国际同行之间的联系,为进一步寻找流失文物信息及学术研究与交流合作打下了基础。

  今年对于圆明园而言,是非常特殊的一年。今年的10月18日,将是这座皇家园林遭劫的第150年,而150年前的10月18日,仅仅是圆明园多舛命运的一个序幕,此后,它又经历了三次比较大的洗劫,这无疑给圆明园文物流失、下落留下了更为纷繁的头绪和复杂的线索,到目前为止,还有多少圆明园遗物存世,它们现在都在哪里收藏,世界上还没有一个总目录。圆明园管理处因此联合清华大学、央视《国宝档案》栏目组共同组织《寻找流失海外圆明园文物系列》调查寻访活动,开展学界最大规模的文物“摸底”考察,为圆明园的研究积累资料。这项活动也是纪念圆明园遭劫150周年系列活动中的一项。美国站之后,专家组还将赴欧洲、日本,追寻圆明园流失文物线索。

  不过,就是这样一个被大多数专家、舆论认为是现实、务实、理智的活动,也被一些人认为是软弱、妥协的举动,这样的指责凸显出圆明园多重身份的特殊地位。有人开玩笑说,圆明园就是建个厕所也会上报纸头条。打开网络,圆明园管理处准备在春节期间举办皇家庙会引起的正反两方的争论可谓火药味十足。“办庙会是利用民族伤疤赚钱”,这样的言论,无疑极具杀伤力。

  大家想看到一个什么样的圆明园?这是我和陈名杰在采访中探讨的核心。2000年,国家文物局批示的圆明园的规划中,明确了圆明园的多重身份,第一方面,它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第二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场地,第三方面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场所,具有研究功能,第四是供广大游客游憩的公园。如何担当这多重身份,又能轻装上阵,这是摆在陈名杰和他年轻团队面前的一个难题,解开这道难题,艰难也充满挑战。

  陈名杰最后说:我觉得任何民族的文化应该是一样,为更多的人服务,为更多人来了解,这也是它很重要的使命,不能简单狭隘地说这些东西要拿回来,而是要找到更好的发挥这些文物宣传展示研究的方式,有的也许长时间就在国外的博物馆了,只要还对外展示,别放到家里或变成私有财产,能更好地发挥它的教育展示功能。应该理性地看待这个事情。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要是不断往好的方面做,大家都会理解和支持。

  对话

  海外寻宝,先摸家底

  文物知情权

  从少数人找变多数人找

  记者(以下简称记):以前有各种机构途径搞了很多海外寻宝活动,圆明园管理处这次启动的活动有什么特别的考虑?

  陈名杰(以下简称陈):首先要说明一下圆明园的多重身份和价值。2000年国家文物局批过的规划里,圆明园定位四个方面,第一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第二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场地,因为它在中国皇家园林里唯一具有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特点。第三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场所。第四是供广大游客游憩的公园。

  这四个身份反映出圆明园的历史文化价值,更多的还有情感价值,颐和园、武侯祠就不会这样。圆明园是中国三百年历史的生动写照,建立于康乾盛世,中国走向衰落时被烧毁,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期,大家希望圆明园能重新振作起来。它还有着对人类文明的反思,文明的冲突以战争方式解决,圆明园是典型。所以圆明园多重身份多重价值是前提,不承认这个前提,很多事不好做,任何单一的做法都不行。

  圆明园在历史上经历了四次大的劫难,第一次是1860年火烧圆明园,很多东西不知去向。第二次是1905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又有很多东西被抢被盗。第三大概是北洋军阀时期,很乱,没人管,大量东西又被抢被盗卖。第四次是“文革”期间,又一次浩劫。数以百万计的文物下落线索很少。我们作为圆明园的管理机构和研究机构,怎么在很多线索还比较明确的情况下,进一步来摸清家底,其实就是文物的知情权,我们至少知道东西在哪儿。

  记:以前没做过这样的调查吗?

  陈:也在做一部分,但不完整,不系统。我们权衡了一下,做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悄悄秘密的,通过各种关系慢慢做,故宫就是这样做的。这种做法感觉对圆明园不是太好,因为过程太漫长,要找到合适的人,合适的渠道。所以我们想通过媒体,把意愿表达出来,希望得到更大范围响应,从少数几个人找变成多数人找。这次确实起到了这样的作用,有很多感兴趣的人,在很短的时间里,各种信息爆发式地聚集拢来。

  文物回归

  归途漫漫,先摸家底

  记:所以就启动一个活动来广而告之?

  陈:对,我们的定位在收集资料,摸家底,搞研究。文物涉及方方面面,首先是文物归属问题,很多都倒了很多次手。对这个问题我要表达两个观念,第一是外交部、文物局,包括我国驻联合国大使反复强调,这些文物的所有权不可置疑属于中国,第二,冷静理智地看待这事情。有些是善意的持有人通过捐赠方式让文物回来,国家给点补偿。有些就不是了。有人开玩笑说,大英博物馆除了保安是英国货,剩下的都不是。有人被这消息吓回去,不敢把东西拿出来。这种情况很少,总体来讲工作组遇到的人都很热情。

  文物的回归是个很复杂的事情,大体回归方式,其一是善意持有人,热心的公益人士,捐赠回来。其二通过外交途径,政府间的交往交流回来,这两个方式是比较理想的。第三是通过拍卖,我认为不可取,因为很容易让一些不怀好意的人炒高文物,文物回归就更难了。第四是通过法律途径,很不好操作。

  记:去年鼠首兔首拍卖,国内也组织了一个律师团,结果发现很难。

  陈:对,很难,国际公约,文物比较多的国家恰恰没有加入这个公约,还有追索,有个时限问题,另外各个国家的法律体系都不一样。我觉得上述四个方式都可以运用,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单一说哪种方式好还是不好。基于文物回归的两难,也许我们的研究、展示、保存条件还不是很好,那现阶段我们就把活动定位在知情权,摸家底。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