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电影印象:传播渠道过于崎岖——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独立电影印象:传播渠道过于崎岖
2010年03月22日 16:51 来源:北京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国纪录片的产业化

  在本国内完成最有意义

  2009年春天我参观了伊比利亚的独立电影放映,看到了黄文海的《西方去此不远》、章明的《新娘》、符新华的《八卦》、于广义的《小李子》、顾桃的《敖鲁古雅、敖鲁古雅》、毛晨雨的《神衍像》……这些作品都非常出色,让我感觉到独立电影力量的壮大。

  黄文海关于佛教的新作品单就内容来看显得短促,但它以沉稳的镜头语言来营造跟素材相契合的庄严感,于是就不再是完全依赖于素材的新奇,如今,中国纪录片在语言方面的努力体现在了众多纪录片人的新作中。《小李子》、《敖鲁古雅》接近于一种剧情片的形制,沉重又好看。符新华的《八卦》让我感觉到他在《客村街》之后的进步,虽然目前我只看到他的两个作品,但是已经可以感觉到他的创作不是靠机遇和偶然的灵感迸发,其艺术水准和现实眼光呈现了一定的稳定性;而他的电影方式溢出于学院派和其他目前可以规范性描述的创作团队与工作方法之外,让我好奇。

  此后我参加了现象工作室的独立纪录片放映, 林鑫的和徐辛、赵亮的作品留给我深刻印象。再后来我参加过影弟的一两次活动,还有“猜火车酒吧”的一次放映。零频道举办的域外获奖纪录片的放映也给我一种新的视野。这个活动中提出了强烈的纪录片产业化的要求,但是我也在一篇文章中分析到,中国纪录片的产业化要求若是在本国内完成最有价值和意义,而这个产业化要求主要不是靠经济因素来完全解决,而代表着电视台等传播渠道宽容度的增加。

  我也通过其他渠道看到了一些好的纪录片,比如徐童的《算命》,以及张赞波非常有野心的《天降》。

  我自己做的工作主要是进行独立电影的评价,通过评价唤起更深的社会和美学自觉乃是我的宏愿。我希望分析作品与社会之间互动的关系,去追寻其意念和想像被社会塑造的线索,同时也考察人们如何通过作品表达感情、提出意见,从而对我们的精神走向施加影响,对于时代人心有一种微妙的匡正。龚自珍的一句诗也许可以用来描述独立电影人的悲壮情怀:“欲为平易近人诗,下笔清深不自持。”树欲静而风不止,我们是欲罢而不能。“外境迭至,如风吹水,水何容拒之哉!”这正是中国独立电影的真实写照。

  但我私下又有些针对自己的精神状态的反思:如何使自己的内心更为温厚而不只是恶狠狠的?因为后者不利于在心灵当中生成更多的丰富性。

  还未进入大社会即告消失的电影潮流

  2009年我还有一件关乎独立电影之接受问题的故事。 年初的时候,我与老友陈林在广州的一个小区散步,我记得我们走至一个池塘边时他忽然对我说,为什么那些到处都是的社会边缘人、那些小区边卖东西的、那些打工的群体,我们的电影里却不去关注和表现呢?这个提问令我惊讶。我说这样的电影是有的,而且很多年来一直顽强地存在着,陈林也因我的话而惊讶。

  这表明独立电影的传播范围还是太窄小,渠道也过于崎岖,其实陈林所说的那种关于灰色现实的电影已经被我们的创作者视为过时和末流了!这些电影在小范围的观看和欣赏中已经完成了一种循环,针对这种题材的美学冲动已经逐渐消失。它们其实还没有进入大社会,与时代进行一场更为深入、广泛的对话交流,它还没有完成建构时代精神和参与历史书写的任务就被略过去了。怎不令人叹息!

  纪录片的使命:

  观照社会现实,改善社会心灵

  中国纪录片达到了一个小的创作高峰,美学多样性也在呈现。比如《神衍像》超越了传统纪实主义。而一种介入社会的新美学技术也在探索中实现,它们不再只是偏向于静观,作美的观照,而是有了进一步的行动。独立纪录片的形式也越来越自由,不再如以前那般拘谨。

  而在独立电影活动中我比较看重的是奖项的设立。北京和南京的独立电影展都增加了评奖项目,这对于中国独立电影的发展来说非常有益。 独立电影向来受到一些错位的阐释,一些文化人用后殖民理论来评价独立电影参加国外电影节这一现象,说是为了迎合西方的政治和文化想像。当中国知识者和电影人建立了自己的评价系统,设立奖项,选出其中具有优秀美学价值和人道主义色彩的作品时,这是为中国的独立电影尤其是独立纪录片正名。林鑫中年以后寻找当年的同学拍摄其生存状况的《同学》等作品就获得了国内奖项,这让人欣慰。 我们以自己的生存经验和历史记忆来认定这些电影的表达是真诚的。当我们的电影都在乘坐着一种逃离现实的飞行器以加速度飞离地表的时候,中国的独立电影尤其是独立纪录片则承担了现实表达和现实观照的使命。

  在“猜火车”举办的一次林鑫电影的放映会上,有一个朋友说,你的片子拍摄出来又能怎样,只不过是大家在这里看看,讨论讨论,对于当事人也没有什么帮助,不过如此而已!我当时恰好在场参与了争论。其实林鑫的电影对于当事人是有一个帮助的。然而,即使没有这个具体的帮助,但是我们把一些事实呈现出来,这些事实到达了我们的经验,成为我们知识结构中的一个环节,最后经验变成先验,它进入了我们的潜意识,参与了以后我们将要进行的相关事实判断的思索和考量,那么,这就是对于我们的心灵秩序的一次构建。某些价值虽然我们无法在现在就将它落实,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而否定一些价值方向,我们必须申明那些价值的重要性,在一次又一次的申明当中,一种情感氛围得到培养,社会心灵也得以改善。这都是独立电影活动之意义的体现。

  王小鲁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