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和被“咬”能否移至“批评”?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咬”和被“咬”能否移至“批评”?
2010年03月29日 10:55 来源:解放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当下文坛缺少锐利的文学批评,对此人们多有诟病。究其原因:中国是一个最讲人情面子的国度,谁不喜欢听奉承话、被人戴“高帽子”呢?多栽花,少栽刺,是中国人的生存之道。因此,批评家一般不愿意轻易得罪人。与其得罪人,不如关起门来研究些与世无涉的课题,拿个学位、及早评个高级职称来得实惠。或在讨论会上说些让主办方听了心花怒放的美言,拿点小红包,如此皆大欢喜。导致缺少正常批评的另一原因是,一些作家的心理很脆弱,好话不怕多,如果一有批评之声,马上跳将起来,反唇相讥。

  2010年开门碰到的第一件文坛新鲜事是《咬文嚼字》杂志宣布在新年度“开咬”12位“一线代表作家”。按照音序,被“咬”的第一位作家是毕飞宇,并于日前公布了“咬”出的成果。可喜的是毕飞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咬得好”,要在再版时修正作品中出现的差错。还有一些即将被“咬”的作家也都表态,欢迎被“咬”。

  由此,我想:如此一种敢“咬”和欢迎被“咬”的良性互动关系,能否移植到批评家与作家的关系上来,由此而形成良好的批评空气?

  细思再三,得出的结论是:有点难。

  其一,《咬文嚼字》宣布被“咬”的是12位当下文坛的“一线代表作家”,在开“咬”之前,先给被“咬”者套上一顶漂亮的“花环”,让被“咬”者感到被列入名单是一种“待遇”。这是《咬文嚼字》的高明之处。因此,有的作家表示能进入被“咬”的行列感到“荣幸”。而被批评家批评,恐怕就不会有人觉得是在享受一种“待遇”了。真正的批评家也不会批评前先看批评对象是不是“一线代表作家”,他针对的是作品,无关乎谁是“一线”谁是“二线”。

  其二,《咬文嚼字》指出的问题大都是语法、修辞、历史常识上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一部作品来说毕竟是微不足道的“瑕疵”。除非作品中的“瑕疵”触目皆是,是不会动摇整部作品的价值的。一个长期从事创作的作家,作品中有点“笔误”,遣词造句犯点小错误,即使伟大如鲁迅也未必能免。因此,《咬文嚼字》指出的一点小毛病,不会影响到“一线代表作家”的地位。而文学批评则有些不同,批评家虽然也会注意到作品中的语法之类的问题,但他们更多地着眼于从思想深度、审美情趣、文本的创新等重要的方面对作品进行解析。如果一部作品在这些方面遭到批评家的激烈抨击,甚至被认为是一部平庸之作或失败之作,被批评者会像对待《咬文嚼字》这么大度吗?

  其三,《咬文嚼字》“咬”出的问题,大多是无法否认的“硬伤”,承认差错是明智的,死不认错反成笑柄。比如,毕飞宇小说中把春秋时期曾子说的 “三省吾身”,错为出自韩愈之口;把出自儒家经典《礼记·大学》中的“慎独”,错写为孔夫子的话。这类差错是无可置疑的。而文学批评家所指出的问题,往往具有很大的弹性。有些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是常常有的事。被批评者能否冷静地面对批评就难说了。有不同看法当然可以讨论、商榷,但我们看到的常常是意见分歧演变成了门户之见、意气之争,甚至人身攻击。

  我说了一堆“难”,并非对开展文学批评彻底悲观。而是希望变“难”为“易”。让《咬文嚼字》发端的“咬”与被“咬”者的良性互动关系成为文学批评家与作家关系的常态。

  陈歆耕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