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军记者记述海南解放:关于白沙门战役的比较多——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随军记者记述海南解放:关于白沙门战役的比较多
2010年05月10日 16:17 来源:海南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老大妈摘下新鲜的椰子给战士喝。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60年前的海南岛战役,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它改变了海南此后60年的历史。在这场英勇而伟大的战役中,留给了我们很多今天还值得追忆的事情。我们追忆这些过去,就更会觉得今天和平、自由的生活来之不易。在前人留给我们的许多文字记载中,又以那些解放军随军记者所撰写的文字,最为直接、生动、感人,它给我们描绘了真实的、细致的参与海南解放战役中的各类人的面貌。就让我们追忆这段历史,记住这些勇敢的记者和他们的文字吧。

  海南岛战役中的战地记者与作品

  在海南岛战役的过程中,参战的解放军各渡海部队都有随军记者,他们当中的大部分是随一线部队行动的,因而有的人在战役胜利之前就牺牲了。今天我们虽可以找到其中一些作者的情况,但更多的作者已经很难查找,只是他们所撰写的这些满怀激情的战地通讯,还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清晰地对我们描述那段辉煌的历史。

  《漫记海南岛》,李友谅、周明、季音等著,新华书店华东总分店1950年12月第1版。此书由三篇文章组成,即“漫记海南岛”、“海南岛解放战争断片”、“五指山下的史诗”。另有附录“海南岛概况”,分“国防上的地位”、“经济资源”、“风土”三个部分,介绍了海南岛的基本自然、人文情况。

  令人痛心的是,“海南岛解放战争断片”的作者周明,在海南岛战役还未结束时就牺牲了。他是随4月16日大规模渡海部队一起进发和登陆的。我们甚至不知道他牺牲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只能从他的文章推断,他是随部队追击敌人到万宁、陵水之后牺牲的。他的绝笔作品“海南岛解放战争断片”,生动地讲述了他在枪林弹雨中亲历的故事。

  《初访五指山———黎区漫行二十日》,艾治平著,新华书店中南总分店1950年12月出版。此书由七部分组成,“山行道上”、“走向胜利的黎民”、“槟榔林里的‘自治区’”、“和黎民领袖王国兴相处的日子”、“伟大的感情”、“黎歌”。

  艾治平,1925年生,河北乐亭人,曾就读于北京大学,参加学生运动,后加入第四野战军,作为随军记者南下,在《改造报》当记者,被选进新华社四野总分社赴前线采访,参加了粤桂边战役、海南岛战役。解放后曾任暨南大学教授,从事古典文学研究。他在1950年4月24日随最后一批渡海的后勤部队上岛,开始了在海南岛长达一个月的采访活动。

  《从粤中到海南》,尤淇著,武汉通俗图书出版社1951年3月出版。此书由六篇文章组成:即“粤中军民对敌斗争纪实”、“蒋匪五十八军在广西覆灭记”、“公母山上的故事”、“一○五高地上的渡海英雄们”、“琼崖黎民山区访问散记”、“黎族人民的光荣子弟兵”。后来黎族研究著名的“合亩”一词,即在“琼崖黎民山区访问散记”这篇文章中诞生。

  尤淇,1919年生,江苏无锡人。1938年到延安鲁艺学习,抗日战争胜利后去东北,任《胜利报》记者。1949年任新华社第四野战军特派记者,参加了解放广东、广西、海南岛等战役。后任《南方日报》副总编辑、新华社广东、江苏等地分社的社长。著有《从粤中到海南》、《琼崖黎苗山区散记》等通讯集。

  《失踪的船》,常工著,新华书店华东总分店1950年11月出版,全书50页,为纪念解放海南岛战役的通讯文集。包括了“海南之战”、“渡海先锋”、“宁死不屈”、“失踪的船”、“模范母子”五篇通讯。

  常工,当时也是四野的记者,解放后先后在新华社、人民日报、人民出版社工作。

  《海上练兵记》,戴夫著,工人出版社1950年9月出版。此书以日记的形式,时间是1949年12月25日到1950年4月17日。介绍了四野部队南下到雷州后准备海南岛战役,到大规模在海南登陆的过程。此书后来被收入《从东北到海南》,吉林人民出版社1958年11月出版,增加了四野一部南下的过程,分为“入关日记”、“南下日记”、“解放海南日记”三部分。其中“解放海南日记”就是《海上练兵记》的改名。

  戴夫,原名吴焕章,江苏泰县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曾任冀鲁边军区《前线报》主编,渤海区党委机关报编辑部长,东北民主联军六纵队(即四野第43军前身)宣传部副部长,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处长。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在人山中》、《从东北到海南》、《海上英雄》、《海上练兵记》,故事集《坚定的人》,短篇小说《双重的皮鞭》、《不可征服的人》、《古镇的愤怒》等。1990年去世。

  《倚天斩鲸记》,于振瀛著,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此书收录了于振瀛参加广州、粤桂、海南三个战役八十天的十万字战地日记。日记还被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从东北到海南岛》全文收进。

  于振瀛,原四野四十三军一二七师《前线报》记者、新华社记者、天津日报高级记者、党委书记。1950年3月31日夜,于振瀛随渡海先锋团登船启航,参加了夺取滩头阵地战斗。他一支笔,一支枪,从松花江到海南岛,深入火线战斗、采访。著有《倚天斩鲸记》、《战争史上的奇迹———四十三军解放海南纪实》等。

  渡海战役中的英雄故事

  随军记者的工作就是亲历、亲闻,并记录战斗的过程,所以,他们对于海南岛战役的一些记述,很是细致,其中对主要战役的描绘更是令人如身临其境。

  《失踪的船》中“失踪的船”一篇讲的是第四十军一二0师三五八团三营八连单船登陆的故事。故事发生在1950年4月7日夜间,这天傍晚,三五八团按照命令,乘船从雷州半岛的西侧的新立港起锚,向雷州半岛南部的流沙营集结,准备参加预定在4月17日的渡海作战。八连一排一只由连长杨海德、指导员颜成喜指挥的机帆船,在灯楼角与大队失去联系,在一夜的漂泊之后,在海南临高一带果敢登陆,并几经周转与琼崖纵队会师。

  在《从粤中到海南》中,“一○五高地上的渡海英雄们”写的是海南岛解放战役中最著名的黄竹、美亭战役中的风门岭阻击战。风门岭阻击战是一场规模不大,但无比艰苦,其结果最终左右了海南岛战役结局的战斗,坚守此高地的部队是四十三军一二七师三八一团一连。

  《海上英雄》中有一篇“钢铁阵地”,也讲述了风门岭战斗的过程。渡海部队“辗转行军作战,已经有两天三夜没有获得休息了。四月二十一日三时,三八一团一连刚刚出击回来,忽又接到团首长的命令,要他们坚守风门岭一零五高地,阻击敌人从海口方向出援的部队。一零五高地是风门岭一带的制高点,山岭上的面积,广阔只有二百来米。山上光秃秃地没有树,这和海南岛其他山峰全不一样”。一连英雄的战士们就是在这个小山头上,坚持了十余小时,打退了敌人13次冲锋,把阵地牢牢地控制在手中。战斗结束时,“一零五高地上连机枪手在内只剩下十七个人,其中还有四个是负伤的,并且伤口都在头部。”

  白沙门战役,是海南岛战役中无比惨烈而令人唏嘘的战斗。这支英雄部队是四十三军一二七师三七九团八连和九连。海南岛战役之后,常工、方轫1950年5月23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白沙门小岛之战》的文章,追叙了这次战役的概要。其中写道:“三月三十一日夜间海上弥漫着大雾。解放军第四批潜渡部队某部的两个连与敌舰作战后迷失方向,误在一座荒凉的方圆只五里地的白沙门小岛登陆。小岛距海口市仅五、六里,是敌人监视海面的前哨阵地”。这场艰苦的战斗,登陆的解放军部队做了最顽强的抵抗后,除八连的一艘船突围返回雷州半岛,在白沙门岛上的部队仅有十人在三营副营长王金昌率领下,突围登上海南本岛,最后被琼崖纵队接应,转移到解放区外,其他人员大多阵亡,部分被俘人员后来被国民党军杀害,其余人员在海口解放后被解救。

  关于白沙门战役的记述比较多,《海上练兵记》记载了当时还在雷州半岛的部队对此次战斗的关注与焦急的心情。戴夫写道:“四月四日:一二两日,海口方向的炮声一直未停歇。现在情况已弄清楚了,‘七一’八、九连两连与‘六二’的英雄的一只船,确实是在围攻兵舰以后,迷失了方向,走到海口那里去了。他们在海口前面的白沙门岛登陆,消灭了敌人一个排,天亮以后才发觉这不是道路:要进,隔着几道海峡;要退,敌人的兵舰又封锁了他们。而且五架敌机花了一个早晨的时间,把他们的船只全都炸坏了。昨天下午八连回来一只船,是八连连长(冯开珠)带着一个排,抢了敌人一只船,乘着黑夜冲出来的。”

  海南岛战役是一场艰苦的渡海作战,当时的渡海部队几乎都是陆军,缺乏海上的掩护与补给能力,因而在大规模渡海之前的几次潜渡部队,都是在孤注一掷的决心下进行的,如果没有在海南岛内坚持的琼崖纵队的有力协作与接应,是不可能完成潜渡任务的。在无比艰苦的条件中,海南人民与琼崖纵队的指战员们积极配合渡海部队,保证了战役计划的顺利实施。

    《海上练兵记》生动地讲述海南人民焦急迎接解放的心情与积极的热情。戴夫写道:“四月六日:据海南岛来人谈,‘迎接大军大规模登陆’,已经成了全岛一致的斗争口号。过去了几批部队以后,海南岛人们见面,已不再讨论大军何时过海了,他们现在关心的,是如何迎接大军大规模的登陆。就如象平常见面总爱问‘吃过了饭没有’一样,老百姓碰在一起,只要一谈话,彼此就会问:‘你准备了什么东西呀?’海南岛人人都在准备着迎接大军的东西”。

  渡海部队到处得到了海南人民的支持。《从粤中到海南》的作者在“琼崖黎民山区访问散记”中写道:“三月初,当我军最初在琼崖东海岸潜渡登陆的部队,在二夜一天的海航中遇到了风暴,大部分船只相互失去了联系,不得不单船登陆的时候,境遇是十分险恶的。但是只要是我们能够通过敌人的第一道防线,稍稍往里面运动,到处便可以遇到琼崖解放区的地方工作人员、游击队、以及不顾一切危险前来欢迎我军的人民群众。”

  从记者们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热烈的会师中,他们与琼崖纵队有了直接、全面的接触,对海南琼崖纵队所经历的艰苦斗争也给予更直观的描述,表达出了渡海部队对琼崖纵队的深深敬意。

  李友谅在“漫记海南岛”中对琼崖纵队有这样的描述:“在海口的大街上,我遇到不少身躯矮小的青年战士,他们臂上挂着‘公安’臂章,头上戴着蓝色的旧式军帽。帽上是解放军的红星八一帽徽。身上却穿着形形色色的便衣。而且多半是褴褛的。经过询问,才知道这就是我向往已久的琼崖纵队的同志们”。

  周明的“海南岛解放战争断片”也记述了4月17日登陆后,与琼崖纵队会师的情景。他写道:“他们穿着黑色或蓝色的衣服,下身只穿一条短裤。他们的衣服退了颜色,有的残破的露出了肉。脚上,他们穿着胶皮胎带做成的鞋子。有的是干脆赤足。他们的腰际结着一个小包,有的则仅背着一小片席片。这样的行装,说明了我们兄弟部队,是忍受着无限的艰苦而英勇地战斗过来的”。

  解放了,欢笑写在海南人民的脸上,这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海南人民的胜利。《初访五指山》中说道:“新解放区的大人和孩子们,站满了村子口,热情地向我们招手。我挥动着军帽,他们更热烈地欢呼起来。在这一刹那,我意识到是红闪闪的帽徽给予了他们无限的兴奋和喜悦”。

    特约撰稿\张兴吉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