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馆藏为何丢失?亟须开展重新普查登记——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博物馆馆藏为何丢失?亟须开展重新普查登记
2010年05月19日 15:54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著名岭南派画家杨之光最近举办了一个画展,展出的是他的代表作,这就要将能找到的代表作征集搜罗到一块儿。那些私人收藏的作品不好找,找到了,主人也未必愿意借出来展览。但是,那些记录在案、捐赠给公共机构如博物馆、美术馆的作品好找——有捐赠证书和档案可查,按说是不复杂的,可偏偏诡秘的情况出现了:杨之光40年前捐赠的一件作品,找不到了。博物馆明明有记录,但是那幅画却找不到了。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个案——某已故书画家的后人,惊奇地发现该大师曾经被某博物馆收藏的书画作品,居然出现在香港的拍卖会上!这恐怕比杨之光遭遇的情况还要有意思。这件官司至今仍然没有扯清楚。

  如此看来,中国的公立博物馆和美术馆等机构的经营机制,有必要重新审视。

  国家的、公立的博物馆、美术馆馆藏,应该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吧?那么,这些家底儿要不要让公众清晰地了解和掌握?当然要。可是,现实的情形却是:公众对于博物馆和美术馆的使用率还很低。因为使用率低,所以公众对博物馆和美术馆的在意和关心程度也低,对博物馆、美术馆的知情权要求也低,更谈不上监督了。这几年艺术品市场火了,情况普遍有好转,但是公众对这类机构的关注度仍然不够。公众在热血贲张地讨论中华流失文物要不要追讨和抗议国外拍卖行拍卖行为的时候,对于自家馆藏家底儿的了解需求却是很冷淡的。国家投资建设的博物馆和美术馆,在很多地区成了点缀城市的文化风景,与这些文化设施应有的功能相去甚远。

  现在,不少博物馆、美术馆的管理和经营等,仍停滞在收集——入库——有限地展出,有无人参观无所谓,大部分藏品被死亡式收藏。这种模式使文化设施不能充分地为公众服务和使用。而且,用大量公共资源和资金收藏来的藏品,却不能处于公众的监督之下。到底有多少藏品空余名录而实物早已经找不到,不得而知。可以推断,类似的事儿,应该还有。

  中国的各大博物馆和美术馆,亟须开展细致的重新普查和登记。对藏品资料进行更新完善,同时以公告或通过网络的形式,让愿意了解的公众有便捷的查询渠道。让公众和公众的代表即人大代表,有知情并且随时查询的权利,博物馆和美术馆应该借鉴国际上同类机构的先进经验和方法,为这种查询提供周到细致而专业的服务。

  一方面很计较中华流失文物的拍卖和交易,一方面却对已经收藏入库的文物进行死亡式管理,让文物在博物馆中记录在案而实物却跑到拍卖会上去,或是登记在册的文物莫名其妙地找不到了,使文物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历史文物实实在在的珍爱和重视,才是更重要的。    

    方 舟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