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墙砖铭文上千种 文物爱好者乐于探谜——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南京城墙砖铭文上千种 文物爱好者乐于探谜
2010年06月13日 15:59 来源:金陵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仪凤门旧影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金陵”砖在仪凤门

  王先生领着记者来到下关仪凤门,在仪凤门到静海寺之间的城墙上,我们开始寻觅“金陵”城墙砖。找了一会儿,没费多大劲,果然在一段突出的城墙上找到了多块带有“金陵”铭文的城墙砖。

  “我平时经常到这边来晨练”,在城墙下长大的“老下关”王先生说。王先生从小就对城墙有浓厚感情,目睹过拆城墙、修城墙的过程,并且曾拿着城墙砖锻炼身体,每次到城墙边,他都要细细端详那些古老的城墙砖。

  4月12日,“老南京”版刊载了《城墙砖上有“用心”铭文》后,更加激起了王先生的兴趣。“我在仪凤门附近找到了‘金陵’城墙砖,‘金陵’不但是我们这座古城的美丽名字,还是《金陵晚报》的简称,真是太有意思了,所以,我赶快把这个发现告诉你们!”

  记者看到的几块“金陵”城墙砖均在离地面不高的地方,肉眼便能清晰看到。上面镌刻的“金陵”二字符合古人的习惯,从右到左书写,笔力遒劲,俨然一幅书法横幅,有一些“金陵”砖是倒置的,看起来有点费力。

  王先生说,当时他就猜测,“金陵”城墙砖是古人刻意留下来的:“这莫非就是南京城墙的‘商标’,借此告诉后人,这座古城最美丽的名字便是‘金陵’!”

  记者看到,“金陵”铭文砖旁边的一些城墙砖也非常有意思,上面的铭文分别为“制造”、“刘制造”、“督中协刘”等字样。

  有意为之,无意“涂鸦”?

  我们熟悉的明代城墙砖铭文,并不是这样的只言片语。600多年前,朱元璋下令建造明城墙,在烧制城墙砖时,这位农民皇帝曾严格规定,城墙砖上要印上烧造的地区、单位、负责人姓名、窑匠姓名等信息,以便城墙砖出了质量问题,追查起来有所凭据。举个例子来说,“常州府无锡县提调官县丞贾从善司吏朱原作匠章杰洪武七年 月 日”,这就是明城墙砖的标准铭文。

  但奇怪的是,上述朱元璋时代标准铭文的城砖在仪凤门这段城墙却很难找到,有铭文的城砖,铭文却极其简单,只有寥寥几个字。王先生说,工匠们为什么要刻上“金陵”二字,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涂鸦”,倒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仪凤门城墙经历重修

  据记者了解,仪凤门城墙并非原汁原味的明城墙,而是清代重建的。1853年3月,太平军进攻南京,分为南、北两路进攻。3月19日,太平军北路大军为了攻进南京城,在静海寺挖地道直通仪凤门,在城墙下埋设炸药,炸塌了这段城墙,从而彻底攻进南京。

  湘军消灭太平军,收复南京后,南京地方政府多次维修城墙,最主要的一次维修工作是在光绪十八年,从那一年的三月二十七日到十一月初二,因天平天国战火而遭到破坏的南京城墙得到了全面修复,共花去了白银将近十万两,使用了城内找到的旧砖数十万块,并且烧制了一批城墙砖。

  由于这项工程的负责人是两江总督署督标中军副将刘光才,因此新烧制的一些城墙砖上有“光绪壬辰年两江督中协刘监造”等字样,上文提到的“督中协刘”铭文砖,便是那一次烧制的城墙砖中的一块。因此,“金陵”铭文城墙砖诞生的年代应该就是光绪年间,距今经有100多年了。

  “金陵”铭文属哪一类?

  “ 其实,有趣的城墙砖铭文还有很多呢!”文物爱好者韦世林对记者说,他发现的有趣铭文还有“黑后袁”、“飞前王”、“宝二”、“宝四”、“宝九”、“黑前 ”、“黑左”、“万万年”、“天下王”、“石城七号”、“淳字六号”、“信”、、“幕府三号”、“火”、“正后孔”、“八月”、“九十”、“神东”、“四山”、“太上”、“七月”、“号”、“殷”、“寿”等,吸引人们去猜测这些片言只语背后的含义。

  《南京城墙砖文》一书收录的《明代南京城墙砖文略论》(郭金海著)一文指出,除了洪武年间的标准铭文外,南京城墙砖上已经发现了一千多种不同产地、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字体的铭文。

  这种有趣铭文,分为几大类:第一类是记名式城墙砖铭文,或记录城墙砖烧制所在地地名和城墙砖烧制作坊老板和窑匠的姓氏;第二类是纪年式铭文,主要记载城墙砖烧制的年号、年代等信息;第三类是标志式铭文,主要是标记方位;第四类是吉语式铭文,上述“万万年”、“天下王”便是典型的吉祥用语铭文;第五类是随笔式城墙砖铭文,曾有一位参与烧制城墙砖的军人写下一首打油诗:“似从工作到如今,日日挑柴吃苦辛。一日称来要五百,两朝定是共千斤。山高路远难行步,水深堤滑阻工程。传与诸公除减少,莫叫思苦众军人”,为后世留下城墙砖烧制者所受奴役之苦的真实记录;第六类是字号式城墙砖铭文,上述“信”、“号”、“殷”、 “寿”便是典型的字号式铭文。

  那么,“金陵”铭文城墙砖究竟属于上述哪一类呢,似乎不大说得清楚。但这种城墙砖上包含的意趣倒是值得我们反复玩味。王先生说:这块城墙砖与《金陵晚报》有缘,“它简直可以作为《金陵晚报》的LOGO了!”

  “ 老南京”版曾经报道过,南京城墙上很多城墙砖铭文十分有趣,让文物爱好者感受到探谜的乐趣。本报热心读者、文物爱好者王先生对记者说,除了之前记者报道过的“用心”、“太平二号”等好玩的铭文外,下关的几块城墙砖上还有“金陵”铭文,十分有意思,“简直可以当你们《金陵晚报》的LOGO了”!

  本报记者 于峰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