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西藏农牧民生财有新“道”

2016年04月12日 13: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西藏林芝4月12日电 题:西藏农牧民生财有新“道”

  中新社记者 赵延

  “身体坐直,前脚轻踏脚踏板中间部位。缝制衣服时,右手轻轻压住布条,再缓缓地向前送递。”西藏林芝阿吉林特色经济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内,仁增正向“学生”们教授操作缝纫机的要领。

  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深入,西藏传统农业发展模式面临挑战,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凸显,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生产方式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破解农牧民致富难题和降低农户发展风险,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

  阿吉林特色经济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阿吉林合作社”)位于林芝市巴宜区八一镇色定村,依托当地资源,合作社如今下辖手工艺品作坊、销售门市店、养殖基地等部门,2015年营业额达400余万元(人民币,下同)。

  “阿吉”在工布藏语中是“姐姐”的意思,今年四十出头的娟安既是这个合作社的理事长,也是创始人,合作社工人们都称呼她为“阿吉”。合作社成立之前,娟安在林芝从事旅游相关的工作。偶然机会,娟安随朋友到色定村游玩时发现,该村的农产品、养殖产量充足,林下资源丰富,却因农产品销路零散、不规范,农户们收入微薄。

  资源的流失,让娟安萌生了成立阿吉林合作社的念头,她希望通过专业合作组织把分散的农牧民组织起来,把分散的生产资料聚集起来,通过代购代销、联营联销等形式,缓解农牧产品分散供给与市场集中需求的矛盾。

  2011年阿吉林合作社成立,阿旺是村里首批加入合作社的社员之一,此前他主要以跑运输为生,家中有几头奶牛和几棵果树。丰收的季节,阿旺不仅要去市里销售酥油等农产品,还要兼顾运输的生意,十分辛苦。“合作社的成立,解决了我和村民们农产品销路的后顾之忧。”

  为了扩大发展规模,2015年,林芝市巴宜区第七批广东援藏工作队为阿吉林合作社投入300万元完善基础设施,发展乡村旅游业。同时,巴宜区工商部门还组织合作社主要负责人前往江苏、上海等地参观学习沿海发达地区合作社成功经营管理的经验。

  如今,阿吉林合作社已经发展成为吃、住、游、购一体的农村合作社。一直从事珠串手工艺品加工的扎西央宗最近心情格外好,原来娟安从山南专程邀请山南羊卓牧人特色裁缝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仁增来传授缝纫技术,一直想学习缝纫手艺的扎西央宗倍加珍惜这次机会。

  “合作社就是共享经济最有效的方式。”娟安介绍说,仁增的合作社的缝纫制品在山南小有名气,手工精美、民族特色浓郁,“将山南精湛的缝纫技术引进林芝,培训出一批当地的缝纫技工,不仅使合作社产品多样化,也能达到合作社之间的共赢。”

  目前,色定村全村的农户都加入了阿吉林合作社。社员主要通过向合作社销售藏鸡等土特产品、在合作社打工、入股分红三种途径增加收入,农牧民户均收入达数千元。

  据林芝市副市长达瓦介绍,该市以特色经济为基础,把合作经济作为农牧民发展经济的支撑,坚持“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使农牧区告别传统零散经济。2015年,林芝投入产业扶持资金1700万元,通过以奖代补等形式对涉农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重点企业进行扶持。截至目前,该市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703家,成员8014人,出资总额4.51亿元。

  近年来,西藏大力扶持特色产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农牧民开启致富渠道的“金钥匙”。目前,西藏登记注册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已达数千户。(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