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通讯:中国昔日边陲渔村携手东盟共建港口城市网

2016年05月23日 17: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南宁5月23日电 题:中国昔日边陲渔村携手东盟共建港口城市网

  中新社记者 杨陈

  “十年前,这里成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区域,但更久以前,也就是一个破旧的小渔村。”周明娟是土生土长的广西北海人,谈起自己的家乡,她表示说爱不易,曾经落后的局面让在当地经商的她处处受限。

  位于广西北部湾畔的北海、防城港、钦州,是北部湾经济区内的核心城市。十年前,在“北部湾经济区”刚刚提出之时,三座中国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城市,事实上都是中国沿海尚未开发的处女地。

  “当时,这边既没市场,船运航线也寥寥无几。渔民打了鱼回来卖不出去,我们加工好鱼产品也要用冷链车运到深圳装船,销往境外市场,成本很高。”在北海从事鱼产品外贸加工已有近20年的周明娟如是说。

  而这一切,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设立,这里逐渐有了改变。2006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立,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机制形成;2008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纳入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格局。在其推动下,以港口城市合作为先导的泛北合作进入“快车道”,海上互联互通网络雏形初现。

  “这十年来,北部湾港无论是在大能力泊位建设,港口集疏运体系完善,还是在港口综合服务水平提升方面,均有显著提升。北部湾港正逐渐成为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东盟开放合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延强23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

  他介绍,自北部湾经济区成立以来,广西沿海港口规模不断扩大,吞吐能力和吞吐量分别以年均18%和15%的速度飞速增长。至2015年末,北部湾港生产性泊位数为256个,设计年吞吐能力达2.24亿吨。其中,港口集装箱业务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集装箱年吞吐量较2006年增长了近6倍。

  航线方面,当前,北部湾港已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多个港口通航,拥有集装箱航线40条,可与8个东盟国家或地区的15个港口直航。

  如今,周明娟的公司在水产品外贸出口方面已成为广西的龙头企业之一,而她也无需再为货品转运烦恼了。“航线多了,船期也比以前稳定了不少。从北海就有始发到香港的班轮,量大的时候将货物集中到钦州港,也可以直接发往欧美地区。仅是运费一项,就可以降低不少成本。”

  更让周明娟欣喜的是,随着中国—东盟港口城市之间的合作加深,未来她的公司在拓展东盟市场方面将更加便利。

  即将在今年5月26日召开的第九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暨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发展论坛上,中国与东盟各国官员及专家学者将就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合作办法、愿景与行动等展开讨论,重点推进中国—东盟港口城市之间的相互通航、港口建设、临港产业、姊妹城市、海洋交流、文化旅游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推动各港口城市之间形成航运物流圈、港口合作圈、临港产业合作圈、旅游合作圈、通关便利合作圈和友好城市合作圈。

  “我们希望以共识为基础,以机制化运作为保障,从港口合作起步,推进航运便利化和高效化,推动城市间合作,涵盖经贸和人文等多个领域。”李延强表示。

  他说,按照初步设想,未来五年内,港口合作网络将重点实施建设中国—东盟国家主要港口班轮航线、信息互联共享工程、航运服务项目和港口合作机制等建设,并拓展至贸易便利化、旅游和人文领域的合作。(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