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学者称中国MBA教育同质化 不能满足国家发展需要(2)

2011年07月11日 09:21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当前中国MBA教育无差异的原因

  毫无疑问,我们应该学习与借鉴欧美MBA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经验和方法,但必须注意从中国国情出发,必须体现中国的特色,必须适合于中国本土的需要。不顾本国实际,一味追求国际认证,是有问题的,这样的教育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当前中国MBA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产品无差异。产生MBA教育产品无差异现象的原因何在?

  第一个原因是,现行统考统调的考试录取方式不够科学。这种方式,未能从源头上区分考生的特殊能力,客观上起到了压制学生主动进行选择的自主权。虽然在复试过程中,各招生学校均特别重视对考生能力与特长的测评,但到那个阶段再进行这种测评,实际上已经晚了。这是因为,由于在初试统考阶段,考生无法对最终能够考进哪个学校做出预见,从而无法从一开始就将自己所具有的特殊能力展示出来。结果,难免出现一旦清华北大不录取就不得不选择其他学校的现象,以及一旦已经做出选择的学校仍未录取,就不得不被迫再选择一个更低层次的学校的现象。这样一来,考生的特殊能力和兴趣就被压制或者扭曲了,学校也很难真正成为学生专业偏好和特殊能力的地方。

  第二个原因是,现行培养模式的单一性。中国MBA的培养方式,主要通过模仿美国的模式而建立起来的,有些学校还借鉴了一些欧洲或澳大利亚的培养方式。到目前为止,在MBA培养上我们还一直在追求所谓“国际认证”。这就进一步加剧了中国MBA培养模式的单一性和缺少创造性。毫无疑问,我们应该学习与借鉴欧美MBA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经验和方法,但必须注意从中国国情出发,必须体现中国的特色,必须适合于中国本土的需要。不顾本国实际,一味追求国际认证,是有问题的,这样的教育是很难取得成功的。我国改革开放实践已经反复证明了这一点。正是由于我们坚持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国才能既坚持了集中统一管理办大事的一面,又坚持了市场灵活与资源有效配置的一面。不能说通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已经成功创造了中国模式,但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已经走出了一条中国道路,已经创造出了一个中国奇迹。同样道理,搞MBA教育也必须有中国特色。只有有了中国特色,我们的MBA教育品牌才有意义,我们MBA教育才能适应中国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并开始向第一大国迈进的迫切需要。

  第三个原因,可能与我们过于重视既定知识的传授,轻视学生智慧与能力的开发有关。我们的MBA教育确实存在着重课堂教学,轻课外拓展的倾向。这种倾向的存在,既与我国现有教师的知识和技能结构有关,也与我国MBA教育体制机制创新不足有关。因此,必须对现行培养方式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提升MBA研究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成功引领企业发展的能力。

  研究表明,任何产品的差异化,其基础都是专业化。专业化的历史前提是分工。分工本身就是生产力。对此,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曾做过生动的描述。他在其《国富论》中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说的是在伦敦郊外的一个小山村里有一个制针厂,厂里共有二十来个工人,在没有分工时,每个工人每天能够制作二十颗针。后来,由于把整个制针过程分成了18道工序,分别由18个人分别完成,结果每天每个工人平均制作的针竟达4000颗之多。仅仅一次分工,就使这个工厂的劳动生产力提高了近200倍!为什么产生这么大的变化?归结起来就是两个字:“分工”。分工不仅是生产力,同时也是竞争力。

  分工的动力来源是市场。市场则是人和人之间的交换关系。人和人之间为什么会发生交换?就是因为我有而你没有。而在交换中最能显示出效率的,便是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协作。分工、协作、交换是构成市场的基本元素。“卖比买难”是市场经济与产品经济主要区别。中国改革开放前曾经是采购员满天飞,改革开放后出现了到处是推销员,而且买者买时还要得到一定的回扣。卖者之所以愿意让出这样一块利益,就是因为市场需求决定着市场供给,因为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市场供给的多样化。

  塑造中国MBA教育的优质品牌

  “培养具有世界眼光、本土经验、人文素养、社会责任的商界领袖和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

  MBA教育产品的市场需求也是多样性的。这种多样性在客观上决定了MBA教育产品也必须具有多样性,或者说差异化。MBA教育产品的差异化,实质上就是各高校MBA教育的特色化。如果各高校的MBA教育没有自己的特色,始终千篇一律,那么中国的MBA教育产品就不可能是差异化的。MBA教育产品无差异,它也就不可能形成市场竞争力。因此,必须从市场需求多样性那里寻求MBA教育产品差异化的动因。虽然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的产品的竞争力,已经不再主要源于这个国家或企业的绝对优势,而是主要源于比较优势。但是,在中国MBA教育的现阶段,其产品特色化和差异化,首先还是来自于各高校MBA教育的绝对优势。目前,这种绝对优势主要通过师资、学科和生源三大基本要素表现出来的。三大基本要素的质量和水平决定着MBA教育产品的差异化程度及其质量的高低。因此,我们必须分别在这三个方面下大功夫、花大力气。

  第一,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培养目标。我院MBA教育的基本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世界眼光、本土经验、人文素养、社会责任的商界领袖和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作为培养目标,这几条缺一不可。因此,我们一直强调要把这样一个目标贯穿到我院MBA培养与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包括每一个课堂)中去,要让我们的学子知道,离开了这样一个培养目标,我院的MBA教育就一定是失败性的。

  第二,要正确对待国外的MBA培养方式与方法,切实做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就是说,在MBA教育上我们决不能照抄照搬。

  第三,必须把MBA教育,放在国家和国民意识的高度来认识它的重要意义。大家可能早已看到,几乎所有美国人,无论走到哪个国家,只要看到美国国旗升起,他都会面对国旗驻足,并行他们认为能够表达其敬仰之心的重礼。这种表达非常重要。相比之下,我们的国人在这方面做得就不是很好。虽然每天都有很多人去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但是,其中有很多人去那里,不一定是为了表达对国旗的敬仰,而是为了观赏升旗班战士所走的队列或升旗手的那一甩。国人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呢?就是因为我们缺少国家意识。美国有一百多个民族,但当你问某个美国人到底属于什么民族时,多数情况下你得到的回答是不清楚。因为,在他们看来,更多地知道自己是一个美国人就足够了。而我们的国民,其民族意识常常远远超过其国家意识的。实践证明,发展到今天,我们更需要国家意识和国民意识。我们要教育我们的MBA学生,让他们知道自己首先是中国国民,然后才是汉族人或其他民族人。这一点非常重要。强化国家意识和国民意识,淡化民族意识,对于建设一个强大的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MBA教育中,尤其需要加强这种教育。我们要培养为国家服务的MBA人才,以塑造为国家利益不懈努力的进取精神。我们要培养为国民效劳的MBA人才,以塑造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与效劳素质。我们要培养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创新型经营管理专门人才,以塑造坚韧不拔、勇于吃苦、敢于胜利的时代领袖精神。

  第四,必须着力突出本校特色。我院MBA教育与其他高校相比,难免存在很大差异。这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特殊功能及其性质决定的。社科院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高学术研究机构,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思想库、智囊团,其研究员、副研究员的学术研究是直接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科建设服务的。这就决定了以此为基础的研究生导师队伍的特殊性及由其指导的博士生、硕士生所具有的特别性。这是与其他大学不同的。比如传媒大学,传媒管理可能是他的主要甚至绝对优势,因为他的很多导师所做的大都是与传媒相关的教学与研究,所以传媒大学培养的MBA就会在传媒管理上表现出很大的甚至是绝对的优势。同样,我院的师资特点决定了,我院的MBA教育一定会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宏观决策有更多的联系,从而可能会使我院培养的MBA学生有更强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宏观大势的把握能力。一句话,就是我们在MBA教育上要更多地强调突出本校优势与特色。

  第五,要积极探索和改进MBA入学考试方式。借鉴科学学位新生准入测评的成功经验,除全国统考外语和通会基础知识外,可考虑由各校自主设定一门符合本校MBA主体方向的专业课考试,以此来引导考生按照学校事先给定的培养目标和方向,事先做好较为充分的应试准备和奠定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再经过考取后的集中培养,最后塑造出更多的既具有本校特色又符合市场要求的MBA教育产品。

  总之,差异化不是MBA教育过程的简单化,也不是MBA培养质量的浅化,而是MBA教育与培养内涵的进一步深细化和MBA教育产品专业能力的专深化。差异化既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突出特征,也是中国MBA教育不断走向深化、MBA教育质量不断提高、MBA教育品牌得以塑造、中国大国经济的更大发展以及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要求。在标准化基础上实现MBA教育的差异化,既是中国MBA教育产品具有更大竞争力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的MBA教育能够为中国顺利赶上和超过美国做出更大贡献的必然要求,我们应当为此做出更大努力。

  刘迎秋 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学位委员会主席兼中国社科院学位委员会秘书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社科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院级突贡专家。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