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农村校车遭“上户难”“养护贵”尴尬(2)

2011年11月21日 14:20 来源:山西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校车是“赔钱货”校方养不起

  城北村中央有一块空地,两旁是旧车库。樊贵清领着记者来到此处,“这两个车库是新建的,专门停放校车。”红砖油漆门,与旧车库形成鲜明对比。“连地带车库,花费不少吧?”记者探问。“跟‘长鼻子’比起来,这根本不算啥。”樊贵清说,校车是真正的“赔钱货”,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唯一欣慰的是,孩子们安全了。

  那么,校车是怎样变成“赔钱货”的呢?

  数字也许能说明一切。校车花费,主要包括油料费、车辆保险、孩子保险、GPS审验费、司机工资、跟车老师工资六大块。

  樊贵清给记者算了如下一笔账:校车一大一小,大的拉小学生,跑晋源区太化实验小学;小的拉中学生,跑一电厂中学。必经之路是旧晋祠路,每天每车来回至少要跑6趟,一天的油钱在150元左右,一个月就是4500元。除去寒暑假,每年按10个月计算,光油钱就得4.5万元。

  司机难免有事请假,为了保证孩子们能按时上下学,村里雇了3名司机,每名司机每月1200元工资,一年下来,工资支出3.6万元。

  为了解除后顾之忧,车辆、孩子全上了保险。如出现意外伤害,每个孩子可获赔20万元。仅这一项,花费2万元。

  除此之外,每辆车都有GPS全球定位系统,每年审验费2400元。小学生车上,由村里雇了一个生活老师,每年工资8000元。“不算初期投入的60多万元,现在没运行一年,就投入11万元多了,买得起养不起啊!”而“长鼻子”校车强制报废年限是20年,也就是说,除去保养、维修等费用,后续还有至少220万元的投入。

  这仅是一个村,如果一个幼儿园按300人计算,需要6辆核载54人的“长鼻子”校车,按城北村校车的花费来计算的话,在校车的使用年限内,学校至少要拿出900万元来埋单。面对这个数字,单凭一所学校的力量,根本不可能承担得起。

  校车上户何时破冰

  是不是解决了资金问题,校车上路就会一路通畅?接下来的问题,你可能想象不到。

  按照国家规定,“校车”的所有人应该是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城北村校车在车辆上户过程中就遇到了难题。该村校车所有人是“晋源区金胜镇城北村村民委员会”,不属于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按照机动车管理办法,这辆校车是不能在车辆管理部门上户的。

  为此,城北村曾多次与教育部门、交警部门协调。最终,通过一个折中办法,由城北村向区教育部门申报,然后报批市教育部门,加盖公章后,再次在车管部门上户。这样,前后长达两个月的拉锯战方才结束。

  害怕校车出事担责,也是各学校和其他主管部门的难言之隐。一些学校老师向记者透露,现在一些学校虽有专门的车接送学生,却不愿到相关部门去登记,他们就怕“出了事担责任”。

  据太原市交管部门不完全统计,全市共有47辆登记在册的校车,其中44辆校车是由普通客车改装,属于“非专用”校车,专用校车仅3辆。

  样本虽属个例,但却可窥豹一斑。今后,如有其他单位出资购买校车,又该如何上户?校车的资金投入又该如何承担?未来,这些问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来解决。(记者 郭成强)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阚枫】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