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外来工子弟读书难:公校门槛高 民校费用高(3)

2011年12月23日 14:28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部门联动

  外来工子女激增

  清远教育负荷骤重

  教育是一项“花钱”的事业。然而作为一个经济基础较差、教育底子较薄的山区市,清远教育却让人惊艳。在短短几年内从“普九”到“普高”的跨越,教育创强数量保持全省山区市领先地位,质量水平稳步提升,为清远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清远教育走上快车道,得益于清远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以办大工业的思路办大教育,以现代教育引领城市化发展。“近期抓工业、长远抓教育”,这种创新思路为清远教育持续快速发展注入蓬勃的动力。

  2002年以前,清远市没有一所高校,只有2所省一级学校,在全省“后无追兵”,但短短几年过后,教育事业的发展如同连续剧般连续上演精彩。2006年,清远市教育局明确提出了《关于创建教育强县(市、区)教育强镇的意见》,教育驶入快车道,同时又把2007年定为“教育年”,清远教育随即迈入了跨越式发展期。2008年,教育增长并未减速,全市中小学优质学位达到18.38万个,占全市中小学生人数的28.88%。两年后,2010年,清远累计中小学优质学位达23.74万个,占全市中小学学位的40.6%,2006年至2009年,全市投入11.8亿元,扩建中小学300所,增学位13万个。

  对教育重不重视,肯不肯花钱投入是教育事业是否能够蓬勃发展的根本保证。清远经济实力比不上珠三角地区,但是对教育的投入却不吝啬,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大幅度增加。2005年以来,当年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就达15.2亿元;2006年投入21.4亿元,比上一年增加40%;2007年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更是达到25亿元。2010年全市教育教经费总投入为34.1亿元,比2009年的27.42亿元增长24.53%,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得到保证。

  不过伴随清远经济高速的发展和100万人口城市规划的实施,外来人口激增,城市扩容步伐加快, 2005年,清远外来工为13万多,2006年达到了26万多,比2005年增加了一倍。到了2010年,清远市外来工达294697人,单单去年上半年清远市新增加外省劳动力68909人。伴随着急速扩张的外来人口,清远适龄读书的外来工子女数量不断攀升,成为清远教育亟需解决的一个难题。据统计,仅仅2009-2010一学年,清远市要解决的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入学子女就有39752人。清远南部地区人口和在校学生人数都大幅增加,而现有的教育条件、设施却未能与之成正比,这使得城区各小学都出现了人满为患的情况。

  “清远的任务担子并不轻,如何配置教育资源已然成为横亘在政府面前不可逾越的困境。”一位教育界人士表示。

  -声音

  ●建议充分挖掘现有公办学校潜力,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升级改造,增加班级,接受外来工子女就读,让他们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权利。除给予民办学校接收外来工子女入学经费补助外,还应当依法保障教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住房公积金。争取财政资金新建学校或鼓励社会办学。同时发挥社会力量,鼓励支持社会团体、个人开办服务于广大外来工子女的民办学校,并采取民办公助或公办民助等形式,壮大办学实力,提高办学质量。

  ——清远市委员陈静

  ●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扶持民办学校。建议政府借鉴浙江省的做法,对民办学校的资金支持按公办学校比例发放。要办好教育就要有高投入,在没有政府财政支持的情况下,民办教育很难有突破。因为民办学校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产生的社会效益和公办学校是相同的,他们所收学生的学费也是相同的,但所有的前期投入却没有花国家的一分钱。现在给予我们民办学校的权限和财政支持太少了,这样不能体现义务教育的公平和公正。

  ——清远工商技工学校张致中

  ●目前能够提供的公办资源已达到极限,公办教育资源已经尽力。目前的教育资源仍满足不了民工子女的入学需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一是加大政府投入,从政策和财政上进行帮助。二是积极支持、扶持独立设置的民办学校。三是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个人创办民工子弟学校,只有从政策和投入上加大力度,才能真正解决外来工子女“入学难”和“上好学校难”的问题,这样才能让民工子弟享受公平教育。

  ——清城区某民办学校负责人

  策划/统筹 梁有华 达海军 采写 南方日报记者/周东辉 摄影 南方日报记者/李细华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