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无息房贷”背后的利益较量(2)

2011年09月14日 07:30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 业内观点

  “实际投入用不了那么多”

  Dubchen(互联网产品设计师):

  阿里巴巴为员工提供住房贷款这事肯定是好事,能维持团队稳定也能解决员工实际问题,在年中工资普涨之后继续提供无息房贷,不至于再被别的公司挖人了,牛!只是30亿这个数值,算到最后可能不需要这么大投入。

  按照人均贷款20万计算,30亿/20万,说明有15000人工作满2年以上;算上工作2年以上可申请更大的贷款额度,则30亿的总量大概可以支撑10000人。

  要注意的是,这个住房贷款是购买首套房时用的。阿里系一共才2万多人,有需要,同时具备申请条件的(在里面工作2年及以上,还没有买过房子)会有10000人吗?实际上大概不需要30亿元这么多。

  “闲钱的靠谱用法之一”

  Bugflex(互联网猎头):

  现在互联网公司的竞争已经全方位展开了,以前是比拼产品功能、推出速度、广告覆盖和上市融资能力,现在第一代和第二代互联网公司的格局基本上确定,大家开始做内功,都开始发现人才的重要性。这种资源临时去挖掘、培养显然不现实,所以就剩下两条路,对优秀人才,留住自己的,挖来对手的。

  这种事在硅谷早就发生过,甚至现在要衡量硅谷哪家公司要崛起、哪家公司要衰落,一个重要指标都是看它的人才流入流出速度。Google挑战微软的霸主地位时,一开始不是比收入、比产品竞争力,而是比人才流向。微软因为反垄断案,在程序员里名声受了影响,大量一流人才流向了Google,鲍尔默甚至因为某个高管跳槽去Google摔了凳子。而在现在,Facebook要挑战Google,大家首先看的也是人才流向,佩奇为此亲自担任CEO来应对Facebook的挑战。

  中国互联网看到这种现象的人也不少,所以用中国特色的手段来留住人才,就是这些大佬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反正每家公司账上都趴着几亿几十亿美元的资金呢,投资在人力上,比收购公司、拓展新业务风险小得多,也靠谱得多。

  ■ 专家说法

  人才竞争开始差异化

  洪波(资深互联网观察家):

  这些公司出台这些措施,首先肯定是出于自身的需要。目前一线城市的生活成本上升比较快,住房是成本里很重要的一块,无论是租还是买,对员工都形成了巨大的压力。这时候推出无息房贷,首先能保护自己的人才。

  从竞争的角度看,以前互联网公司能给员工提供什么待遇呢?除了工作能力的锻炼,也就是简单地提供薪水和期权。现在期权、高薪大家都能提供了。这时候弄点不一样的出来,买房啊,子女教育啊之类的提供一些实惠,这种差异化的竞争就更有利于争夺人才。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住房无息贷款也有点“期权”的意思,在“绑定员工”方面会有不错的效果。因为如果员工要辞职,可能要额外付出贷款的利息。而公司里那种没有跳槽和创业想法,只想踏踏实实干活的员工,这种措施等于基本锁定了这类人才。

  在效果方面,这个措施还有助于防止一些创业型的小公司来挖墙脚。以前小公司对大公司的竞争优势,最明显的除了发展前景外,就是更多的期权。但是在享受了住房贷款之后,员工就会思量一下,是去争取前途未卜的期权呢,还是先享受眼前这数十万现金。而小公司由于现金流有限,更没有大公司所具有的政府、银行人脉,基本很难推出相同的措施来竞争。

  至于其他已经上市的互联网公司是否会推出类似措施,还不好说。毕竟国内的人才竞争比较无序,互相挖人、甚至整团队的搬迁也比较常见。企业在应对无序的人才竞争方面也会有不同的做法。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阳淼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