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展望:政策稳中偏紧(3)

2011年01月27日 13:32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信贷增速回归常态 新增贷款保持适度规模

  2011年,在货币政策进一步趋紧、信贷管控更趋严格、外汇占款增势不减但对冲力度很可能加大的情况下,预计货币信贷增速进一步回落。但考虑到实体经济信贷需求依然强劲,新增贷款仍会保持适度规模。

  第一,2011年信贷增长进一步回落,新增贷款规模保持适度规模。

  2011年,受货币政策进一步趋紧等因素的影响,信贷增速进一步回落。但考虑到实体经济信贷需求依然旺盛,新增贷款绝对量依然不低。预计2011年全年新增贷款规模在7-7.5万亿左右,贷款余额增速为14.6-15.7%。

  多方面因素制约信贷过快增长。一是2011年货币政策将稳中偏紧,信贷管控进一步趋严,监管部门还将进一步加大对季度、甚至月度信贷投放的监控力度;二是准备金率继续上调,差别准备金率动态调整措施也很可能实施,准备金率连续上调的累积效应将对银行贷款产生更加显著的抑制作用;三是预计房地产市场调控不会放松,并将持续深化,住房成交量难以大幅回升,个人按揭和房地产开发贷款难以快速增长;四是提高资本充足要求、严格贷存比监管和可能引入杠杆率指标等监管新政的实施,也将对银行信贷扩张构成明显制约。

  信贷增长推动因素同时存在。2011年的信贷运行也存在诸多推动因素,不排除新增贷款略有突破上述预测值的可能。一方面,若2011年美国经济增长、就业状况好于预期,不排除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缓行、或者规模缩小的可能,在资本流入压力减小的情况下,不排除国内货币政策收紧步伐放慢、信贷控制有所放松的可能。另一方面,以下几方面因素决定了2011年的信贷需求依然较为强劲:已经启动的大型项目对后续资金的需求较大;“十二五”开局年投资仍将保持较高增速;民间投资将进一步恢复,相应增加贷款需求;保障性住房投资规模扩大,也需要银行贷款支持;对银信合作的监管持续较严、银信合作增长受限也会导致部分资金需求转移到贷款上来。

  房地产类贷款占比下降,贷款定期化有所放缓。2011年,在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难以快速增长的情况下,预计房地产类贷款占比会有所下降。预计2011年末,房地产类贷款余额占比将回落到16-17%左右的正常水平。考虑到按揭贷款增长较为温和,加之目前票据融资存量已经不多,以及企业短期贷款需求有所回升等因素,贷款定期化的速度将会有所放缓。预计到2011年末,中长期贷款余额占比将保持在60%左右的较高水平,与2010年末基本持平。

  2011年社会融资总量保持稳定。2010年,除7.95万亿元的新增贷款外,非金融企业在沪深两市通过IPO和定向增发实现融资5000亿元左右(不包括金融机构融资),通过发行各类企业债券实现融资1.5万亿元左右,加上2万亿左右的银信合作,2010年非金融企业的融资总量约12万亿元。2011年,尽管信贷管控进一步趋严、银信合作受限,但我国政府将鼓励和支持直接融资加快发展,特别是债券融资规模将显著扩大,预计2011年社会融资总量与2010年基本持平,在12万亿左右。

  第二,2011年货币供应增长继续放缓,资本流入势头不减。

  2011年,综合考虑贷款增速放缓、资本流入较多但对冲力度较大和货币乘数可能下降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货币供应增长将继续放缓。预计2011年末,M2同比增长16%左右,M1增长18%左右。

  资本流入保持较高水平,外汇占款增势不减,但加大对冲力度等因素会降低其对国内货币供给的影响。2011年,预计贸易顺差将小幅缩窄,FDI将保持目前每年800-1000亿美元的水平,受美国启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减、中美利差扩大的影响,境外资金加快流入态势将继续。预计2011年外汇占款将继续保持较快增势,全年外汇占款可能超过3.2万亿元人民币。但考虑到监管部门继续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上调准备金率加大对冲力度,以及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的监管和允许部分企业境外留存外汇资金,这都会缓解外汇占款增长对国内货币供应的冲击。

  货币乘数可能进入下降通道。2011年,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继续上调、超额准备金率水平较低和贷款增长进一步放缓的情况下,加上“实贷实付”制的进一步实施也会对货币乘数有所抑制,预计货币乘数很可能进入下行的通道,这也会对货币供应增长带来抑制作用。

参与互动(0)
【编辑:梅玫】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