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关注三农 天津市给种养农户系上保险绳

2011年01月27日 13:49 来源:天津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农户只需交12元能繁母猪保险金,就可以得到最高1000元的赔付款;只需交180元的温室大棚保险金,就可以得到最高3万元的赔付款。政策性农业保险成为津郊农民抗御自然灾害的靠山。

  按照国家规定,政策性农业保险金额实行财政补贴一大部分,农民负担一小部分方式,以实现低门槛、广覆盖。2007年,本市正式启动政策性农业保险——能繁母猪险种。2008年,新增了奶牛、生猪、温室大棚、水稻、玉米、小麦共7个险种,2010年又新增了棉花险种,这8个险种基本涵盖了饲养量大的养殖业品种和种植面广的大宗作物品种,以及种植业设施保险,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然而,由于政策性农业保险刚刚开展三年,作为新生事物还存在着险种覆盖面不均衡,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一些保险条款死板等诸多问题,亟需多方给力尽快解决。 

  热 养猪农户青睐农业险

  今冬,位于蓟县别山镇杨庄子村养猪大户李长玲格外高兴。她家饲养的50头母猪马上就要下小猪仔了。一头母猪可以生10头小猪仔,50头母猪就可以产下500头,按照目前市场行情,一头可以卖到300多元,500头就可以卖15万元,除去饲养费用,她家可以纯赚10万元。李长玲说,去年这个时候,她可没有这么开心而是非常痛心,因为低温造成母猪生病,一夜之间,25头母猪全死了,眼看着6万多元的投资打了水漂,她和丈夫大哭了一场。这时,她突然想到了投保的农业保险,看符合不符合补偿条件。她给蓟县人保公司农险科打了一个电话,半小时后,县农业保险理赔人员就赶到了她家,立即进行现场查验,确认死亡的母猪符合赔付条件。一头母猪赔付了1000元,总共赔付了2.5万元。这些赔付款相当于挽回了近一半的损失,更重要的是让她们一下子振作起来,感到养猪有靠山了。李长玲说,当初上保险时每头母猪的保险费只交了12元,没想到每头猪赔付那么多钱,农业政策性保险可真帮我们大忙了。 

  蓟县人保公司负责人说,蓟县是本市生猪饲养重要基地,为稳定生猪养殖,确保能繁母猪的饲养安全非常重要。他们在市人保公司的统一部署下,从2007年开始启动能繁母猪的政策性保险。按照规定,每头能繁母猪农户交12元,县财政负担24元、市财政负担24元,共计60元,最高可获得每头1000元的赔付。这样做的好处是,减轻了农户投保的负担,做到了广覆盖。2010年,蓟县赔付能繁母猪款达到700多万元。蓟县人保公司总经理闻宝玉说,2010年1月,由于受特殊气候的影响,该县能繁母猪死亡量急剧增加,每天达到了100多头。为了在第一时间为符合赔付条件的农户进行理赔,他们专门成立赔付条件勘查小组,增派车辆和人力,每天都要在冰冷湿滑的道路上行驶200多公里。经过艰苦的努力,他们终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理赔,受到了饲养农户们的赞扬。在本市另外一个生猪养殖重要基地宝坻区,该区能繁母猪的农业政策性保险已经实现了全覆盖。宝坻区人保公司负责人介绍,该区生猪养殖规模大,承担着为京津两大城市提供猪肉的任务,因此,必须确保能繁母猪养殖安全。2007年,该公司能繁母猪投保数量达到1.5万头,2008年达到4万头、2009年达到了4.5万头。据介绍,2010年,天津人保公司共为蓟县、宝坻、北辰等区县死亡的能繁母猪赔付了1200万元,受到了饲养农户的称赞,为稳定本市生猪养殖规模做出了突出贡献。目前,人保公司天津公司正在进行能繁母猪专项标示的准备工作,新一轮能繁母猪的投保将于2011年3月全面铺开。 

  冷 50万亩温室大棚难投保 

  与能繁母猪保险的覆盖面广相比,本市50多万亩温室蔬菜大棚的投保却显得很冷清。人保公司蓟县人保分公司经理闻宝玉说,蓟县目前只有200亩温室大棚蔬菜参加了农业政策性保险,绝大部分温室大棚没有投保。原因是:该县连片的温室大棚投资主体众多,有农户投资了一部分,有当地村镇投资了一部分,还有相关公司投资了一部分。由于投资主体无法界定,造成温室大棚保费缴纳主体不清楚,保险部门不好赔付。闻宝玉说,他们正在跟蓟县农业、财政部门协商找出一个稳妥而可行的方法。 

  宝坻区人保公司负责人说,他们也遇到了相关问题影响了温室大棚投保率。对有投资主体的连片温室大棚采取了以蔬菜合作社作为投保主体的方式,由蔬菜专业合作社替农户缴纳保险费,保险金也直接赔付到蔬菜专业合作社由他们统一给受损农户的温室大棚进行维修。但对于没有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温室大棚或者投资主体不清楚的,目前也没有更好的具体可操作办法。对于农户自家兴建的分散的温室大棚由于不好勘验,也没法投保。人保天津分公司农险处负责人介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政策性农业保险赔付必须到农户,但由于温室大棚投资主体不清楚,没法做到这一点。温室大棚投保要求必须连片,是为了保险公司可以界定投保的温室大棚的具体勘验位置,防止个别农户串棚骗保。 

  据了解,当前,温室大棚投保面积小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相当多的农户对政策性农业保险不了解,习惯于灾后救济。蓟县一名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户说,建棚已经投入很多钱了,不愿意再投保了,再说也不一定赶上那么多的灾害。人保天津分公司负责人说,温室大棚发生意外损失的概率很大,春季大风容易把棚膜刮破;夏天暴雨常会把护墙损坏;冬天的大雪压在大棚上常常造成支架坍塌,还有火灾等等。其次,温室大棚投保的钱不多,但赔付金额可观。现在一共分四档:竹木结构,每年缴纳保费144元可以获得赔付3000元;钢复结构,每年缴纳保费288元,最高可以赔付8000元;冷棚,每年缴纳保费420元,最高赔付达到1.5万元;节能温室,每年缴纳保费600元,最高可以赔付3万元。上述保费中,农户自己只承担20%,其余均由市、区县两级财政负担。据了解,温室大棚投保率低也是一个全国性的普遍问题,这需要人保公司采取更加灵活、更加人性化的措施;也需要让广大农户了解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好处,激发他们的投保积极性。 

  破题 亟需多方给力 

  2010年,宝坻区水稻投保面积达到7万亩;小麦投保达到20万亩,是目前全市涉农区县中粮食作物投保面积最大的,做得最好的。宝坻区人保公司负责人介绍,他们其实是非常愿意再多给上述粮食作物投保,但由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缺少对灾情核定的具体标准,加之农业的特殊情况使他们查勘理赔非常困难。为破解这个难题,人保天津分公司已经聘请了多名农业专家参与帮助鉴别查勘理赔。2011年,他们将采取多种手段扩大全市粮食作物投保面,以更好地帮助农民抵御自然灾害。同时,还将在2010年投保13万亩棉花基础上,继续加大投保面积,让更多棉农放心种棉。据介绍,目前生猪、奶牛投保率也不高。原因之一是饲养条件好发生意外损失几率小的养殖小区主人担心花冤枉钱,不愿投保;而一些饲养条件不好存在风险的散户投保条件又不达标,不能投保。按照人保总公司的规定,生猪投保条件之一是200头起保,但大多数个体农户达不到这个标准;奶牛投保标准是10头,一些散养户也不符合标准。这需要双方互相配合,养殖小区要增加投保意识;保险公司投保条款也要更加灵活和人性化。 

  人保天津分公司农险处负责人建议,要建立完善农村保险体系和运作机制。为应对农业生产发生特大自然灾害时政策性农业保险赔付资金不足而无法理赔的风险,本市应尽快建立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基金。要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减少运作成本。有关部门应对工作成本高、保费收缴难的农险业务给予必要的经营费用补贴。 

  有关专家指出,农业保险公司要着重解决理赔环节的及时性和足额兑现问题,做到查勘快、定损快、赔付快;二要简化手续和工作程序;三是在政府相关部门配合下主动减灾。保险公司可通过与农业、财政、气象局等相关部门协调,针对一些常见的风、雹、冻等自然灾害提前进行预防,以实现投保和理赔双方共赢。  (记者 陈忠权)  

参与互动(0)
【编辑:孟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