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吴英集资诈骗案背后:官方民间金融彼此"勾结"(6)

2011年05月12日 15: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金融业出了毛病”

  从2006年10月开始,浙江、上海几家媒体的连续报道,吴英及本色集团开始闻名全国。本色集团曾公开对外宣称,本色集团在购买物业和装修上的固定资产投资超过3.5亿元,但没有一分钱是银行贷款,全部来自“自有资金”。

  直到案情公布,本色集团已知的银行贷款,只有工商银行东阳支行一笔1550万元的短期贷款。 

  吴英的父亲吴永正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吴英想做生意,却在银行贷不到款。在杨照东为吴英所做的辩护词中,也谈到了“我国信贷管理体制本身存在巨大缺陷:客观上,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很大,但缺少有效疏通的渠道,正常的银行贷款又十分困难;另一方面,老百姓手里的钱多起来后,迫切需要解决投资理财的渠道问题”。

  由于受诸多历史和体制因素的影响,国有银行对国有企业一直给予积极的信贷支持,而对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的中小企业,银行在审发贷款时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信贷顾虑”。

  而吴英本人,对银行的贷款业务则一无所知。本色集团的法律顾问朱卫红说:“她甚至向我询问,如何向东阳工行抵押贷款。她对金融什么都不懂,连承兑汇票可以贴息都不知道。”

  不仅如此,在吴英资金链运转最为艰难的时刻,曾经借贷的上述一笔资金,银行则提前开始了催款,这让吴英有些慌乱。银行的“冷漠”使吴英将融资矛头转到了上海等地,最后融资所得,却是一张5亿元的假票据。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慧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