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弱美元推波助澜 强日元卷土重来(2)

2011年07月27日 10:08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全球经济复苏或添羁绊

  对于当前日元持续走强对日本经济和全球经济的影响,一些分析人士指出,这可能对日本经济和全球经济的复苏带来不利影响。近期,日本主流媒体纷纷发表观点认为,韩国、泰国、中国等重要亚洲经济体货币对日元正呈现出显著贬值,这将对日本企业带来冲击。数据显示,较2007年年底,韩元和泰铢分别对日元贬值约40%和30%,而人民币对日元汇率也出现了约20%的较大幅度贬值。

  有上海外汇交易人士表示,虽然弱势美元已经成为市场公识,但日元对美元的一路走强仍然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投资者预期。该市场人士指出,日元当前成为全球最强货币,对于中国出口的正面影响可能并不十分明显,过去几年的贸易数据就未能体现出特别明显的正面效应。而另一方面,震后日本经济的复苏,也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强势日元的羁绊。在近期欧美经济数据阴晴不定、经济增长动力依然较弱的背景下,日元的持续走强对于全球经济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该市场人士同时指出,日元的持续上涨,预计将进一步鼓励以美元为主的国际热钱频繁流动和泛滥,这也可能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带来一定负面影响。(记者 王辉)

  逐渐走出地震阴影日本经济有望温和复苏

  本周开始,日本股市将迎来2011财年第一季度(4月至6月)的上市企业业绩公告潮。日本大型公司诸如花王、佳能、新日铁、索尼、东芝、松下和小松制造所等将公布第一财季的盈利状况。

  分析人士称,日本“3·11”大地震对日企的影响将充分体现在此次企业财报中,但从近期企业销售业绩来看,日企正逐渐走出供应链断裂的影响。宏观经济先行数据如工业产值、核心机械订单和出口等,也预示着日本经济有望温和复苏。

  车企逐渐恢复元气

  日本三大车企丰田、本田和日产7月25日共同公布了6月和今年上半年的汽车生产、销售和出口数据。其中,丰田和本田6月的全球产量分别下跌9.2%和44.5%,至59.38万辆与16.84万辆,较5月49%和50%的跌幅收窄;日产同期产量则同比增长18.5%至41.98万辆。

  丰田强调,公司产能预计能在11月恢复地震前水平,本年度的整车总产量计划将达739万辆,高于去年的734万辆。而业绩稍逊的本田也表示,公司产能预计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实现正常化。

  巴克莱资本分析师表示,市场将关注日车企今年第三季度的业绩表现,并将目光放在了车企2012财年的盈利状况上,故投资者无需过多在意日本车企在今年第二季度会出现净亏损。

  个人电子产品制造商方面,全球最大数码相机生产商佳能25日公布一财季报告称,公司本财年全年或将实现2600亿日元(约合33亿美元)的净利润,因公司产能正迅速从供应链断裂中恢复,且产品内外部需求依然旺盛。日用品巨头花王则预计本财年盈利将同比增7.5%至570亿日元,因公司在亚洲地区的市场份额将实现扩张。

  日本东洋证券分析师大塚龙太表示,投资者翘首以盼日企的利好业绩。随着供应链的修复,日股将在今年下半年受日企良好业绩的支持。

  复苏之路仍不平坦

  在近期日本政府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中,5月日本工矿业生产指数环比上升5.7%,为连续第二个月保持环比增长;5月核心机械订单环比上涨3.0%,表明企业资本支出正在扩张;5月日本出口同比下滑1.6%、环比增长5.4%,日本经济增长主引擎之一的出口已逐渐走出地震灾害和供应链断裂的影响。

  为支持日本灾区重建,日本国会已在今年5月和7月通过了总额为4万亿日元和2万亿日元的两次补充预算案,其中第一个预算案主要用于紧急赈灾,而第二个方案则旨在实现灾区重建与经济复兴。日本内阁府称,第二个预算案将能提升2011财年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0.3个百分点。据悉,日本政府还计划在9月向国会提交总额超过10万亿日元的第三个补充预算案。

  另外,鉴于震后经济复苏的良好态势,日本央行在7月的货币政策会议中连续第二个月上调对本国经济前景的评估,表示日本经济活动正在恢复当中,并有望在下半年回归“温和复苏”的轨道。此前,该行通过扩大金融资产购买规模、为货币市场紧急注资、为灾区金融机构提供紧急失业贷款等方式,使日本经济避免滑向深度衰退中。

  不过,日本经济的温和复苏并非将一路平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表示,日本经济复苏进程中存在着“巨大且不同寻常”的潜在风险,这包括该国电力供应紧张、内需持续疲软态势以及财政刺激政策的匮乏等。IMF预计,日本实际GDP在2012年实现2.9%增长之前,将在2011年经历0.7%的萎缩,该预期要比日本央行要悲观。(记者 吴心韬)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孟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