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高利贷是毒药也是毒瘤 必须正视"影子银行"风险(2)

2011年08月26日 09:14 来源:新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必须正视“影子银行”风险

  高利贷猖獗,关键是在持续的回抽流动性过程中,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凸显。有数据佐证,去年,江苏5000万以上授信或贷款大户有10230多户,获得的授信额超过5万亿,不到0.6%大企业占用了全社会60%的信贷资源,而中小企业获得的贷款寥寥。

  记者不久前在苏南采访时,一家大企业老板说,他的企业资产已超10个亿,从银行获得授信有几个亿。他算了一笔账:从银行贷出来一个亿,再将其中5000万拆借出去,以年利率40%算,就有2000万的利息,这是净赚的,比做什么都来钱。当地监管部门官员告诉记者,在信贷的畸形分配之下,不少实体经济的企业已异化为高利贷经营者,大量银行贷款进入其资金池后,再流入社会融资链条,不断给高利贷市场补充血液。

  不少政府主导型的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在利润最大化的驱使下,也遮遮掩掩鬼使神差地加入了高利贷行业。它们一方面拿着各级财政给予的贴息和奖补,另一方面经营着高息的资金生意。多重利益的挟裹和驱动,使政府背景公司已成为高利贷市场不可或缺的一个关键角色,而其介入又加剧了问题的复杂性。

  整顿治理,出路何在

  不久前,在上海的陆家嘴(600663)金融论坛上,中国银监会首席顾问沈联涛表示,中国的“影子银行在2010年的存量贷款应该在20万亿元,已占GDP的1/2强。”天量的“影子银行”逃避了调控视线,使整个宏观调控效果受到对冲,一旦问题暴露,发生大面积的崩溃,后果将非常严重,甚至容易引发大的金融和社会问题。

  “影子银行”和其孳生的高利贷已成为中国经济的“毒药”。省银监局一位负责同志认为,从“标本兼治”的角度看,应建立健全民间借贷监测与监管机制,并形成法律震慑效应。经济的发展需要金融服务多元化,否则资金价格就难以平抑。总之,出路在于加快改革,建立利率市场化和经营主体多元化的金融供给体系,完善的充分竞争的市场机制才是解决问题的王道。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