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胡晓义:现在社保卡和身份证不太可能相互取代

2011年08月30日 10: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胡晓义:现在社保卡和身份证不太可能相互取代
中新社发 张宇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8月30日电 国新办今日上午举行发布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在会上介绍社保卡加载金融功能的相关工作情况。关于社保卡在未来有没有社保卡和身份证融合在一起的趋势,胡晓义表示,一证一卡都是政府提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现在不太可能相互取代。

  根据此前人保部和央行发布的《关于社会保障卡加载金融功能的通知》,社会保障卡加载金融功能主要通过在社会保障卡上加载银行业务应用实现。这意味着作为持卡人享有社会保障和公共就业服务权益的电子凭证,具有信息记录、信息查询、业务办理等社会保障卡基本功能的同时,可作为银行卡使用,具有现金存取、转账、消费等金融功能。

  胡晓义表示,2004年施行的《身份证法》,关于居民身份证的登记规定了九个项目,这九个项目是: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常住户口所在地住址、公民身份号码、本人照片、证件有效期、发证机关等等这么九个项目。居民身份证法实施七年以来,对于保障公民权利,便利公民合法活动,维护社会秩序起到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胡晓义补充道,居民身份证本身的功能定位主要是社会管理,它不太可能提供非常广泛的公共服务。上面提到的九项登记信息,都是固定的信息,不可能登记大量的动态信息。 另外,《居民身份证法》规定,16岁以下居民不强制领取身份证,16岁以下公民的社会保障需求也需要有一定的载体来支撑它。现在我们发行的社会保障卡的芯片容量成倍于居民身份证,除了基本信息之外,还记录了大量动态信息,包括每一次缴费、每一次领取待遇、每一次就医的资金支付等等。像发卡比较先行的地区,比如北京市,所有中小学生都有社会保障卡了。所以从目前的情况看,一证一卡都是政府提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现在不太可能相互取代。(中新网金融频道)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