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揭秘画像通缉令玄机:受害者受惊吓易夸大凶相

2011年08月15日 14:55 来源:大众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我看了报纸上登的画像,我觉得就是他!”8月4日下午,(济南)市民胡先生在舜耕山庄遭遇一推销红酒的男子,他怀疑,这个男子就是本报8月2日刊登的《假装推销红酒,迷倒居民抢劫》一文中的男子;此男子已被市中警方模拟画像进行通缉。

  仅凭受害人的描述,不借助任何仪器和影像资料,就能画出与真面目基本相仿的画像?答案是肯定的。市中刑警大队技术中队民警周帅,就是“红酒迷药”案嫌疑人画像的作者;日前,他为记者揭开了刑侦过程中模拟画像的种种“玄机”。

  动笔前要抓住口述者心理 受暴力威胁的人容易夸大凶相

  之所以采用模拟画像,是因为没有嫌疑人的影视资料和照片,只能通过受害人或目击者的口述,画出嫌疑人面目,便于民警辨认和市民提供相关线索。

  周帅是市中刑警大队技术中队专职画像民警,他告诉记者,既然是通过口述者的描述画像,那画像前肯定要与口述者交流,但这种交流不是简单的获取信息,而是先把握受害人或者目击者的心理。通常情况下,交流要在口述者神志清醒时进行,而且不同的人交流的时间也不尽相同。

  “比如一个受害人,被抢走了巨额财物,而且被抢劫时受到暴力威胁,遭到恐吓、殴打,他破案的心情又很迫切,那么他在描述嫌疑人面目时就可能夸大凶相。”周帅说,“有人说嫌疑人的眼睛瞪得跟牛眼似的,抓到人一看,眼睛并不大,就是因为这种环境下的特殊心理造成的。”

  再比如被诈骗的受害人有可能美化犯罪嫌疑人。“因为受害人有羞耻心,觉得丢人。”周帅举例说,有人会说“谁能想到他浓眉大眼,相貌堂堂的,会是个骗子呢”,但实际上这个人长得可能不如说得好。

  案发时,受害人或目击者的心理,会导致事后对嫌疑人的描述产生与现实不符的偏差,惊恐、羞愤、恼怒、鄙视等等心理状态,都会产生影响。所以,画像民警会在和口述者交流前,先稳定对方的情绪;而在交流中,会尽量纠正口述者描述上的偏差。

  嫌犯的口音也能帮助画像 不同地域的人有不同面部特征

  发型、脸型、五官的形状,痦子、疤痕、胎记等特殊标记,这些自然是画像民警问询的重点。但是,由于语言表述的不准确性,获知嫌疑人的口音,确定是什么地方的人,也常常是很重要的一环。

  “南方人和北方人的面部特征不同,有时候口述者对嫌疑人面目有些地方记不清,但是记得口音,也能帮助完成画像。”周帅说,不同民族、不同省份、不同环境中生活的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不同的面部特征;而口音,能反映出嫌疑人是什么地方的人。

  一般来说,口述者对嫌疑人的发型和脸型会记得比较清楚,而具体的眉、眼、鼻、嘴、耳,往往记得不是那么清楚。“一般先回忆发型脸型,以及有没有佩戴眼镜等明显的饰物,打出画像草稿,然后让口述者看看,如果是,就在这个基础上再填上五官等其他部分。”周帅说。

  正是因为剩下的部分口述者不一定记得那么清楚,所以才需要通过口音等辅助手段;而且,在发型、脸型的基础上绘制五官的时候,不是边交流边画,而是一次交流结束,一下子填到那上面,“边说边画,容易让口述者受到影响。”

  同时,画像中一般不会有嫌疑人的服饰,但是每次和口述者交流都会问到服饰,这是因为根据服饰能判断嫌疑人的工作、气质等情况,也有利于画像和追查。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肖媛媛】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