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港澳新闻

新闻观察:拿什么去爱你?六问内地高材生负笈香港(2)

2011年07月30日 07: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此外,根据港府政策,在港校就读的内地生毕业后找到一份一年合约的工作就可留在香港,而在香港连续工作生活7年,就可拿到永久香港居民的身份证。这也是众多内地生选择赴港就学的一个原因。

  独到的教育理念也成为吸引内地优秀学生的一大因素。香港中文大学入学及学生资助处陈敬航对中新网记者举例说,中大是香港唯一一所采用书院制的高等学府、该校国际排名超前、师资卓越、具国际化教学环境、学生更有非常多的机会往外地交流。

  香港岭南大学招生部门则说,岭大提倡博雅教育,强调全人发展,注重培养学生渊博的学识、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待人接物的正确态度,以及服务社会的使命感,让学生在瞬息万变而日趋全球化的社会中自立自强。相信岭大的博雅教育,对香港、内地以至外国学生而言,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香港城市大学则为学生提供到世界顶尖学府的交流和实习机会,学而优则专,培养专业型领袖人才。学生也能在香港接触到国际企业未来顾主,比如,城大商学院每年派学生前往美国佛罗理达的迪斯尼公司进行实习交流,为学生旷阔视野,可为将来的人生旅程做好准备。

  正是考虑了香港高校的上述优势,一些内地高材生愿意走入陌生的香港去求学。不过,被港校录取,对于内地生来说,只是一个新的起点。

  四问:内地学生赴港后表现如何?

  那么,内地高材生进入香港高等学府后,表现究竟如何?学习、科研能力,以及适应能力怎么样?是否一如既往地优秀呢?

  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内地事务处副主任沈君倩回复本网采访时指出,内地学生一般都勤奋上进,适应力强。

  香港科技大学林凯谦对中新网记者明确表示,在该校读书的内地学子勤奋好学、积极上进。他指出,这些学子不仅学业成绩出众,大多数人都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香港的生活及科大的学习环境,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快适应。”

  香港中文大学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该校在内地录取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高考名列前茅的尖子,入学后也能保持优秀的表现。在学期间,不少也因成绩优秀或表现出色而获得不同的奖学金。

  该校特别举例说, 2007年香港区“罗德学人”张天羽,就是该校首位获此殊荣的内地生。据指出,“罗德学人”是一项很高的荣誉,香港每年只有一人获奖,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也曾获此奖项。

  香港城市大学对本网表示,内地生勤奋好学,学科基础扎实,善于把握机会。学习、科研及适应能力均很强。

  该校同时指出,个别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在初到香港时,依然相当依赖老师和书本,不容易接受互动和群体学习方式。英语授课对内地部分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他们对很多英文专有名词不太熟悉,聆听能力相对较弱。但整体来说,大部分内地生都能适应香港及城大的生活。

  岭南大学也对内地生勤奋上进的学习态度表示赞赏,该校同时也安排多项活动和辅导服务,协助内地生融入校园,适应香港的生活。

  由此可见,繁重的学业压力下,港校内地生以自己的勤奋刻苦赢得了港校的尊重和认可。

  五问:港校内地学生最后去向何方?

  香港科大提供给中新网的数据显示,2010年该校内地毕业生约56%留港工作,也不乏选择出国升学及留港升读研究生课程,另有少数学生选择返回内地或出外就业。

  香港中文大学对中新网说,过往在该校毕业的内地本科生无论在就业或进修方面,均有极佳发展:当中有不少同学为跨国企业聘任,也有人任职内地政府机构。而大部分内地生毕业后留港或到海外知名学府继续进修。

  该校2010年度的数据显示,在港就业的为60%;在内地就业的占4%;在港进修的是23%;海外进修的为13%。

  香港理工大学提供给本网的数据显示,毕业生毕业后留港就业和留港升学占大多数,约百分之七十。

  香港城市大学提供的最新调查结果则显示,百分之五十四内地生毕业后选择海外与留港继续攻读硕博,百分之四十的内地生毕业后选择留港工作,百分之六的内地生选择回原居地或其它。

  据此可知,高程度与国际接轨,为港校学生出国深造等打好基础,香港的优秀大学成为许多学生冲击世界顶尖大学的跳板;也有许多学生毕业后留港或到海外工作,他们当中不少人被世界知名企业录用。这是香港高校优势的又一体现。

  六问:内地高校如何迎头赶上?

  香港高校吸引内地尖子生,那么,面对优秀学生,内地的高校有哪些地方需要迎头赶上香港高校?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曾指出,在内地,一名学生只要拿到录取通知书,不出意外都能顺利毕业。这种“宽出”的教学模式使内地高校普遍存在“轻培养”的方向,这与港校“严出”的模式恰恰相反。

  南京理工大学高教研究所副研究员江雪曾表示,生源之争的风波也暴露高校在相关的社会评价机制等方面存在缺陷。

  《新华每日电讯》指出,眼下,尽管内地名校地位没有因部分优质生源流向香港高校而被“撼动”,但香港高校参与招生竞争带来的“鲇鱼效应”也不应忽视。部分内地高校过分注重经济效益轻视教学质量,过分重视科研而忽视教学。有的学校专业设置比较陈旧,教学方式比较僵化,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这些现象不改变,内地高校在考生心目中的竞争力、影响力恐怕就难以得到根本改观。

  《法制日报》认为,内地高校唯有正视现实,更新教育观念,尽快在招生制度、奖学金制度、教学和科研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实质性的改革,才可望在全球化、全方位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人民日报海外版》援引中国农大校长柯炳生的观点说,内地高招制度应实行平行志愿,保障学生的选择权;增加统考次数,打破“一次高考定终身”;规范自主招生高校的面试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

  《北京晨报》援引报道指出,内地高校要争抢优质考生,就必须加快自身改革发展,这对内地高校是个不小的挑战,值得期待。

  “人生中有欢喜,难免亦常有泪,理想一起去追,无畏更无惧……”这是“香港市歌”《狮子山下》里的歌词。纵观近几年内地学子负笈香江,虽非土生土长的港人,却同样也诠释了这样的一种精神。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官志雄】
    ----- 港澳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