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香港志愿者辗转多地关注内地"慰安妇":我是她们的女儿

2015年11月21日 13: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太原11月21日电(作者 宋立超)21日,当李美娜踏上返港的航班时,包裹里放着山西最后一名对日诉讼“慰安妇”张先兔老人的部分遗物。她说,将把这些珍贵物品长期保存,并寻机在港展出,以呼吁港民重视历史,重视“慰安妇”问题。

  这已不是李美娜第一次来山西了。当她自2014年11月成为张先兔老人的干女儿时,短短一年时间里已六赴山西盂县。但她不曾想到,这最后一次来看望老人,已然是阴阳两隔。

  11月12日,山西参加对日诉讼的最后一名“慰安妇”幸存者、89岁的张先兔老人在家中因病离世,临终时仍不忘叮嘱后人“继续诉讼”。20日,李美娜专程从香港赶来参加老人的葬礼。

  焚香,跪拜,默默流泪以后则是大声疾呼“请多多关注慰安妇群体的现状”。李美娜在张先兔灵前承诺,就算老人离开,她也会继续帮忙照料老人的后人们。

  李美娜在香港曾有一份待遇优厚的工作。2012年,她放不下心中对“慰安妇”群体的情结,毅然辞职开始相关调查。数年间,李美娜散尽家财,赴广西、海南、山西等多地探访“慰安妇”幸存者,搜集20余例个案资料,并资助其中数位生活困难的老人。

  “在大学攻读心理学课程时曾接触到关于‘慰安妇’的内容,当时我根本不相信世界上还有这种悲惨遭遇的女性群体。”李美娜回忆说,随着阅历的增长,“慰安妇”成为她心中一直割舍不掉的牵挂。

  此后,李美娜的注意力开始从生活、工作、家人中转移到中国各地曾在侵华日军迫害下遭受苦难的老人们身上,数年间的坚持近乎决绝。在缺少资金来源的情况下,李美娜几乎用尽了所有积蓄。

  “我已经开始吃路边摊,住廉价酒店,只希望把有限的金钱用在可怜的‘慰安妇’身上。”李美娜坦言,除了物质上的帮助,她还可以利用之前所学给老人们进行心理疏导。

  山西的张先兔老人是李美娜关心最多的一位。当2014年李美娜第一次见到张先兔时,老人念叨自己没有女儿很遗憾。李美娜当场认亲,连声表示“我就是你的女儿。”此后,一份牵挂在香港与山西乡村之间挥之不去。

  带着沉甸甸的资料和所见所闻,李美娜开始在香港的学校开展讲座,并在街头设展呼吁。她说,香港的年轻人对“慰安妇”问题知之甚少,自己有责任让公众认知历史,不忘历史,从而珍惜和平。

  一方面关心内地“慰安妇”群体,一方面在香港、在国际场所为历史奔走呼喊。李美娜表示,未来的自己仍会坚持。

  “张先兔老人的去世再一次证明,时间已经不多了。我现在仍在后悔,当初为什么不早点行动。”李美娜说,“老人们至死没有放弃,我们更没有理由放弃。”(完)

>港澳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