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湄公河惨案源头金三角揭秘:毒品暴利与烟农无缘

2011年11月10日 15:06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最新一期的《外滩画报》发表了题为《湄公河惨案源头金三角揭秘:毒品暴利与烟农无缘》的文章,以下为主要内容:

  2001年6月26日,中老缅泰四国在澜沧江-湄公河800多公里的航道实现自由通航。这条流经上述四国加柬、越的河流,被称作经贸“黄金水道”。因为流经老、泰、缅交界的“金三角”——世界85%海洛因的产地,这也是一条魔鬼航道。10月5日发生的13名中国船员遇害“湄公河惨案”,让这片神秘山林再受关注。中国摄影师王艺忠自1997年起便在“金三角”拍摄专题影像,他用亲身经历和镜头,讲述了那里的故事。

  往年,村民一年种的粮食只够维持三个月到半年,差额靠卖大烟来弥补,但这一年情况格外恶劣。由于天旱,连最好种的罂粟都枯黄了大片。

  一个山民装扮、身背照相和摄像器材的外乡人,突然来到这个位于海拔两千多米的高寒山区的小村庄,和村长艾曼攀谈起来。

  村长诉苦说:“村民多半都生活困难,只有少数人家里粮食够吃。一般人家每个月只能吃干饭十天,稀饭要二十天。小娃娃每天吃三顿,我们老人只吃两顿。”

  外乡人来自中国云南,名叫王艺忠,他专程来拍摄“金三角”地区居民的生存状况。

  1956年出生的他做过电台文艺编辑、电视台摄像师,1992年辞职后,一直专注于用影像记录“金三角”的变迁。“1985年拿起相机玩摄影,未曾料想竟成了我不可自拔且无薪水可领的终身职业。”

  专门拍“金三角”的摄影师

  打小喜欢冒险的王艺忠,自从1990年徒步探险“金三角”腹地之后,就迷恋上这片神秘的山林。1997年至今,他无数次独自骑摩托车或搭车深入“金三角”,记录当地的社会变迁,特别是饱受战乱、毒品和贫困折磨的百姓。2009年7月他独立制作的纪录片《生活在“金三角”的人们》,获第16届国际影视人类学大奖。

  “泛“金三角”地区种植罂粟的历史已经有一百多年,所有人都把‘“金三角”’当作毒品的代名词,而这也吸引我去记录它。”

  泛“金三角”指泰、老、缅交界的三角地带,以湄公河及支流美塞河的汇流处为中心,总面积近20万平方公里。这里丛林叠嶂、山路崎岖,人口相对稀少,但物产丰富,有金、银、宝石等稀有矿产。

  一百多年前,西方殖民者带来了第一颗罂粟种子。由于“金三角”海拔多在千米以上,雨量丰沛,气候适宜,为罂粟种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当年的殖民者早已离去,但他们留下的罪恶之种却在这里生根发芽。

  “金三角”是全球最大毒品产地和走私集散地,世界上85%的海洛因产自这里。它得名于外国冒险家携带大量黄金来到这里,交换“黑金”和“白金”(鸦片和海洛因)。然而,烟农的苦日子却从来没有改变过。

  “金三角”生活着苗、瑶、克耶、拉祜、傈僳、阿卡、佤、掸(泰)等多个民族,许多人根本没有或不知道自己的国籍,也不知道边境为何物。他们其实与云南边境的少数民族同源。占佤邦人口七成的佤族延续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主要种植罂粟、玉米和谷子。

  当地混杂着各种地方、族群势力,以及割据和流寇武装,还有毒枭和奸商,处处潜伏杀机。在这片险恶地盘上,没有特殊背景的独立摄影家王艺忠竟能只身来来去去,本身就是传奇。没有超常的勇气和沟通能力,别说拍摄,连小命都难保。事实上,他多次在老、缅境内被抓。他说自己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才拍到这些东西的。

  除了冒险故事和猎奇影像,王艺忠也展现了“金三角”的另一面,揭示了那片土地上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与文化的复杂关系,以及普通人在资源和权力角逐中的可悲命运。

  赤贫的鸦片种植农

  2001年12月,王艺忠来到位于“金三角”北部的缅甸佤邦特区时,正值罂粟花盛开季节,满山遍野都是摇曳的罂粟花。“那一次确实震撼我:那么大的一片全是罂粟花。人走进去,花比我的胸口还高。”王艺忠说。

  嘎更村位于佤邦北部一道海拔上千米的山梁上,通往山村的山路崎岖不平。村民世代以种植罂粟为生。

  罂粟花以白色居多,也有红色、紫色和红白相间,色彩艳丽,被称为“罪恶之花”。当时正是罂粟收割和大烟交易的繁忙时期。

  王艺忠在罂粟田里遇到一位会说汉语的佤族老兵,他在帮别的烟农收割大烟。老兵是当地人,每到收烟的季节就会回来帮忙。

  他告诉王艺忠:“老百姓生活只能靠种大烟,光种谷子不行。”

  罂粟是当地村民唯一可以卖钱的经济作物,他们一年都在等罂粟花开放。花瓣掉落后,中间露出的花心就是罂粟果。

  烟农一般将雨伞的铁骨架捆在一块,顶端磨得很锋利,每次在罂粟果上能划三道痕,让浆汁流出。划痕太深,会使汁液流得太快而滴到地上;太浅则会粘合结痂。

  这些罂粟果浆汁就是烟膏,既可以当作鸦片吸食,也是提取海洛因的原料。浆汁数小时后开始凝固,烟农将它刮下来,用罂粟花瓣包好,带回家或上集市交易。这就是所谓的生烟膏。

  老兵说,罂粟收割季节村里需要大量劳动力,村民会相互帮忙,主人会把一天的收获分一些给帮工者。当时的大烟价是人民币2200元一拽(相当于1650克)。

  结束一天的收割,村民回到村里时,烟贩子已经在等候。他们会带来一些货物,和烟农交换大烟。

  由于战争威胁一直存在,当地背枪的人很普遍。王艺忠发现,烟商的武器不仅用来防身。

  “在当地,人们用一种天平来称大烟。砝码有多种多样:银元、手枪、电池、子弹、打火机、啤酒瓶盖等等。”

  在嘎更村这个最底层的交易现场,烟农用一年的辛劳,积累了足够多的大烟之后,就向烟商换取一些生活用品和盖房子用的石棉瓦。

  “大山把他们与现代文明割断了,没有电话、电灯。村与村之间或许可以听到鸡叫,但走过去却需要走几个小时的山路。”王艺忠说。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戚易斌】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