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美媒:大众转向电动车 欲扭转“排放门”颓势

2016年11月25日 00:53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参与互动 

  参考消息网11月25日报道 美媒称,大众公司计划在电动车上下大赌注,以此作为一项旨在扭转在柴油车排放欺诈丑闻后销量下滑趋势的多阶段计划的一部分。

  据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网站11月22日报道,大众集团11月22日宣布,计划到2025年实现每年在全球售出100万辆电动车的目标。

  报道称,大众公司此前曾宣布,计划加强对蓄电池电动车的关注。在这家柴油动力车销量世界第一(在柴油车丑闻前,该公司占据美国柴油车市场50%份额)的德国车企转而拥抱电动车之际,今年早些时候该公司承认,在柴油车排放测试中作弊可能是塞翁失马,有助于其在电动车市场中的表现。

  设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加利福尼亚能源委员会插电式混合动力和车辆研究中心的主任托马斯·特伦坦在接受《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说:“令人感兴趣的是,大众公司在柴油车方面遇到的问题促使其作出了这一决定。这样做是有风险的,并不安全。”

  大众公司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说,为了提高电动车销量,计划将电动车生产扩展至北美。

  报道称,大众公司品牌业务负责人赫伯特·迪斯在22日发布的声明中称,其中包括,对北美的“电动车基础设施进行大量投资”以及从2021年起在该地区生产电动车。

  迪斯说:“将来,电动车将是大众公司新的标志性产品。”

  大众公司目前仅在美国部分地区销售一种型号的电动车,即e-Golf。这一车型目前在德国总部沃尔夫斯堡生产。

  对电动车的特别关注预计将是这家车企为重新成为北美市场重要角色所做努力的第二阶段。柴油车丑闻(大众公司承认,为了在排放测试中作弊,该公司在1100万辆柴油车上安装了软件)对其销量是一个沉重打击。在爆出丑闻前,大众公司的柴油车销量在世界排名第一。但是,《今日美国报》报道,汽车数据公司称,2016年前10个月,大众公司所有品牌车辆在美国的销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3.1%,至25.6047万辆。“好车坏车”网站称,总体而言,大众公司在美国是一个相对较小的角色,2016年占据的市场份额为3.2%。

  大众公司的复兴计划的第一阶段是,增加天然气动力SUV和豪华轿车的销量。

  迪斯在声明中说:“我们将大大加强在美国的活动。在这些部门,我们将强力扩展我们的活动范围。”

  报道称,特别关注SUV是一项准能带来好处的选择。2015年,在油价下跌背景下,SUV和皮卡车的销量推动北美汽车总销量走高。但是,分析人士说,在未来10年转向电动车并非稳赚不赔,大众公司此举能否成功取决于众多未知因素。

  汽车交易商公司网站的资深分析师米歇尔·克雷布斯说,例如,美国人不得不购买更多电动车。

  克雷布斯11月22日在接受《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说:“作决定的是消费者。价格如何?它对我的生活有好处吗?”

  《华尔街日报》报道,2013年和2014年,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的销量相对停滞,市场份额不足4%。《底特律新闻》日报报道,然后,到了2015年上半年,这两种车的销量出现下跌,原因之一是,天然气价格低迷,SUV和跨界车销量增加。美国能源部预测,到2025年,充一次电可行驶200英里的电动车的销量将增至每年118万辆,而克雷布斯说,可能出现技术突破,从而降低电动车的价格或增加其单次充电里程。

  她说:“在此期间,可能发生很多事情。”

  特伦坦还说,大众公司要扩张其电动车产品线,就必须对这种汽车的生产制造进行大量投资。目前,大众汽车每年在全世界售出大约1000万辆车。每年生产100万辆电动车是该公司目前汽车总产量的10%。特伦坦指出,这要求大众公司全面改变其供应链。

  特伦坦说:“每年必须供应100万块电池。必须进行生产,必须进行研发。目前,没有哪家汽车公司有此能力——特斯拉公司也不行。”

  报道称,但是,大众公司将与州和联邦部门一起,为美国消费者提供另一项激励措施:他们计划扩大美国的充电站基础设施。关于电动车,人们往往提起的一大担心之处是,美国境内缺少充电站。本月早些时候,奥巴马政府宣布,计划扩大这一网络,在全国范围内建设48条电动车充电走廊。计划让这一网络覆盖35个州的2.5万英里公路。

  那么,凡此种种,意味着什么?

  特伦坦说:“至少,在电气化方面,我们已经到了制造商对此技术感到有信心的阶段。消费者也将感到有信心,总的来说,监管者似乎也很有信心。”(编译/裘芳)

【编辑:姜贞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