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以色列“创新传奇”:初创企业总数仅次于美国硅谷

2017年01月23日 10:09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 

  以色列的初创企业在互联网创新、大数据、网络安全等领域具有优势。图为在以色列一家高科技企业的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在研发一款显示屏。本报记者 王云松摄

  核心阅读

  虽然面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严峻外部环境,但以色列经济近年来依然表现不俗,延续着稳定增长的态势,而这得益于创新带来的持续动力。是什么成就了以色列这个“创新之国”?日前,本报记者前往以色列采访,探寻这个国家在创业、创新领域的成功密码。

  创业热潮方兴未艾——

  平均每天诞生3家创新科技公司

  拥有800多万人口的以色列,在中国仅仅相当于一个大城市的规模。但这个人口与地理上的小国却是创业、创新的“超级大国”。以色列现拥有近6000家创新科技公司,初创企业总数仅次于美国硅谷,创业密度世界第一。仅2016年,以色列便涌现了1000多家创新科技公司,平均每天诞生3家。

  以色列的创业、创新优势主要体现在互联网创新、大数据、网络安全、无人机和医药产业等领域。以色列著名众筹公司“OurCrowd”首席执行官约翰·麦德维德对本报记者表示,以色列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企业为150家,且几乎全部为高科技企业,数量仅少于美国、加拿大和中国,这对以色列来说算是一个不小的奇迹。

  以色列理工学院是以色列最著名大学之一。该校诺贝尔奖获得者人数排在世界第八位,校友所领导的公司出口量占以色列工业出口的54%。

  以色列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将教育视为决定国家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据统计,以色列每百万人口中高学历劳工的比例和专业研究人员数量都位列世界第四,高达45%的以色列人口受过高等教育。

  以色列的教育还有宽容失败的理念传统。以色列理工学院塞缪尔·尼曼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夏罗默·迈特尔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据统计,平均每一位以色列创业者可能会经历3次失败,不过与许多国家的文化不同的是,以色列风投公司会更加青睐这部分人士,因为他们会比新手更加有经验,成功的几率更大。”通过创立企业实现自己的想法对以色列人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以色列创业者的平均年龄为35岁,这个年龄段的人服过兵役,心理上更加成熟。

  创新环境不断完善——

  政府为企业的创业失败“埋单”

  以色列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区位优势,也缺乏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在短短的几十年间,以色列成就“创新传奇”,除了犹太民族敢于创新、勇于挑战的文化影响外,这离不开政府的一贯支持,以及产业和研究机构的良好互动。

  以色列经济与工业部首席科学家、创新局主任艾维·汉森对本报记者说,从上世纪70年代起,以色列政府就出台各项措施鼓励科技创新,并成立风险基金,对有发展潜力的项目进行投资。以色列创新局的主要任务是将科技创新转化为经济效益,并通过开展企业孵化、提供无偿研发资金等帮助创业企业发展。

  夏罗默·迈特尔说,创业公司有着高潜力和高风险并存的特点,而银行对风险会天然规避,缺乏资金对于初创企业来说非常要命。政府提供创新孵化器,为企业的创业失败“埋单”,逐步吸引私人投资到创业、创新公司,随后政府会在恰当的时候退出。

  “Sealantis”是一家由以色列理工学院校友创办的藻类仿生组织黏合剂生产商,该公司首席执行官托马·福其斯对本报记者说,依托大学的科研及人脉能够更好地为企业创新提供条件。

  以色列理工学院校长佩雷茨·拉维对本报记者表示,“以色列高校非常注重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塑造,在我们的培养体系中,从本科生阶段就要求学生至少参加两项研发或创新活动,从2004年起我们就通过‘学生创业计划’项目帮助学生或者校友来促进其创业。我们的学生中有23%在其职业生涯中至少创办过一家企业。借助以色列理工学院强大的科技研发实力,以色列理工校友所创办的企业在高科技领域崭露头角,成为行业发展的领导者。”

  “中国智造”引人瞩目——

  希望与中国企业开展深度合作

  当前,中国与以色列的经贸联系日益紧密,带动了双方在创新领域的深度合作。有统计显示,2015年,中国对以色列的高科技产业投资增长54%,仅风险投资就超过500万美元。联想、小米等中国企业纷纷在以色列设立研发中心。

  以色列总理办公室总司长埃利·格罗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是一个不断成长的巨大市场,以色列在高科技研发、创业和创新领域有着丰富经验,双方优势互补非常明显,中国已经成为以色列的首要合作伙伴,以色列期待与中国展开各种合作,欢迎中国资本投资以色列创新企业。

  艾维·汉森说:“与中国的合作是以色列发展战略的优先选项,以色列创新局与中国科技部和发改委都有非常好的合作关系。在担任经济部首席科学家6年来,中国是我访问次数最多的国家。每周我会与超过两个中国代表团会面。两国间双边研发合作协议有9个,不仅包括中央政府层面,也有一些省级合作项目,如江苏、四川、山东,甚至还有与深圳等这样的城市间合作。每年,我们都会多次组织特定领域的以色列公司前往中国搭建与中国企业沟通的桥梁。参访4到5个省,进行上百次的公司间洽谈。”

  以色列知名投资集团“Viola”近期专门成立了中国项目部。中国项目部合伙人娜塔莉·瑞弗阿向本报记者说:“我们特别看重中国市场和来自中国的投资者。” 娜塔莉·瑞弗阿认为,中国目前正在寻求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并大力鼓励创业、创新,这为两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合作创造了条件。

  (本报特拉维夫电)

【编辑:高辰】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