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近探中国空军刀锋部队:升空即作战,没有冠亚军(3)

2011年02月14日 09:56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空军作战日趋要求信息化,中国空军队伍也逐渐年轻化。沈玲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处置空中特情容不得犹豫

  飞行界有一个专业术语“顶级故障”,特指发动机故障。统计世界军机飞行事故,在机械原因引起的事故中,发动机故障大约占30%左右。一旦发动机发生故障,对飞行员来说,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当机立断、迅速处置。

  2009年3月7日,该师某团副团长李峰执行空中飞行训练任务中,在1100米高度突遇发动机空中停车重大特情。当时地面指挥员已经下达“跳伞”指令,李峰在有把握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决定返场,且处置非常果断,最后完好地把战鹰飞了回来,开创了歼10新机装备部队后遭遇空中停车人机平安返回第一例。李峰成功驾机迫降虽然只有短短的1分多钟,但过程极其复杂,飞行员要完成数10个动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一点闪失,都有可能功亏一篑甚至酿成灾难。

  飞行不仅是高风险的项目,而且是一个高技术的行业。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是每名飞行员必备的基本素养。“空中对阵只有两种选择——— 要么当英雄,要么当烈士。”在王少华看来,和平时期要练精兵,尤其驾驶着中国最优秀的战机,就要“把剑练得更加锋利”,要做中国最优秀的飞行员,才能对得起所驾的战鹰。

  “飞行员的生命虽然金贵,但关键时刻必须挺身而出。”师长刘树伟说,“是党和人民培养了我们,我们时刻准备着,为国家为民族献出青春乃至生命。”

  只要我升空 空中无王牌

  中国战斗机飞行员,最小年龄24岁,最大46岁,平均年龄30岁。这个群体目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80后”所填充。

  部队的战斗力建设,越来越需要信息化的武装。在广空航空兵某师副师长王少华看来,“性能全面的战斗机是任何飞行员眼中理想的空战利器,但人的因素是决定性的。”

  如今的中国空军部队尤其是航空兵部队,高学历的飞行员和干部越来越多。以广空航空兵某师为例,该师飞行员和地面干部大部分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士生、博士生和留学生就有100多名。

  某团团长刘镝告诉记者,独生子女、80后飞行员已成为该团的生力军,他们大多家庭经济条件好,文化程度高,但不贪图物质待遇,选择到战斗部队,选择到偏远的地方驻守,就是为了飞行,为了实现“保家为国”的理想。

  广空航空兵某师是中国空军的王牌飞行部队,他们驾驶着中国最先进的战机。有人说,“牛气”的战机需要“牛气”的飞行员来驾驭。

  “只要我升空,空中无王牌。”副师长王少华“口出狂言”,但这种霸气,来源于他们扎扎实实的底气。王少华是中国空军王牌飞行部队的优秀飞行员,讲起飞行技术,他如数家珍,更是豪情万丈,“飞机就像我自己的手和脚一样,我不仅能轻松地驾驭它,还要淋漓尽致地将它的最好性能发挥出来。”

  一次,王少华随队出访国外,刚到某国空军机场,该国飞行员就以挑衅的口吻张口问:“你飞什么型号的飞机?”“你飞了多少小时?”“你飞过9个G没有?”这一连串问题把王少华问火了。“行不行,上天较量一番!”空中第一回合,王少华抢得先机,一举截获对手。此后,两人从高空打到低空,一直缠斗到起落航线。下了飞机,那位外国人不由得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9个G是什么概念?特技飞行,一般要求飞5—6倍压力的载荷,但为了发挥新机优越的机动性能,有意飞到8—9个载荷,达到人体承受的最大极限。每飞一次,脸都会被拉得变形,眼睛几乎黑视,手臂因毛细血管破裂淤下块块血斑。

  这就是中国最优秀的空军飞行员。他们说,每次驾着战鹰翱翔在祖国的蓝天,胸中都会油然升腾起一股壮志豪情和厚重的责任感。“中国空军有能力保卫中国的领空不受侵犯!”(记者 洪奕宜 通讯员 曾宝瑜 赵凌宇)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