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分析称地方形象工程致外界高估中国发展水平(2)

2011年06月01日 11:10 来源:求是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四、外汇储备规模庞大容易使人高估中国国民财富的总量

  拥有巨额外汇储备通常是发达经济体的一个重要特征。目前,中国外汇储备已超过3万亿美元,连续数年保持世界第一。但深入分析不难发现,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形成有其独特性,与发达经济体有着明显差别。

  中国的官方外汇储备并非某些人所认为的国家财富或财政资金。中国央行的外汇储备是用人民币从商业银行等渠道购得,在成为央行资产的同时,也增加了央行的人民币负债,形成人民币外汇占款。因此,外汇储备虽为央行资产,但非国家财富,更不能用于财政支出。

  中国的人均外汇储备额与发达国家相比并不高,且有的发达国家更多的是“藏汇于民”。2010年中国人均拥有外汇储备2140美元,仅相当于日本的1/4,也低于其他一些发达经济体。有的发达国家民间外汇储量巨大,如2008年日本民间就有外汇3万多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美国、英国等拥有国际货币发行权的发达国家来说,其财富无需以外汇储备的方式来反映。仅从数量上看,美国国内流通的美元比所有国家的外汇储备加在一起都要多。

  人们大多关注中国外汇储备的规模,却很少注意到中国对外投资能力的不足,而这恰恰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特征。2009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2457.5亿美元,占全球当年存量的1.3%,与此同时,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已达到了万亿美元,国际投资顺差的一部分就形成了中国外汇储备。由于对外投资能力不足,中国外汇储备主要用来购买低收益的外国国债,而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从海外直接投资中获取较高收益。

  中国外汇储备中有相当一部分为外资企业创造,且包含着部分对外或有负债。有超过4成的中国经常项目顺差来源于外商投资企业的净出口。外资企业在中国保持了较高盈利水平,2009年外资企业在中国形成的利润总额达7511.5亿元人民币,约合1100亿美元。同期外资企业投资收益汇回632亿美元,近500亿美元等额的利润被留在了中国境内。如果这部分利润被汇出中国,将相应减少中国的外汇储备。

  五、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和地方形象工程容易使人误判中国的发展水平

  近年来中国实施了不少令世人瞩目的重大工程,这些工程具有组织难度大、科技含量高、资金投入多的特点。于是,一些人便心生疑问:这些即使一些发达国家也难以完成的工程,中国在短短几年内完成了,那么,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吗?

  其实,中国的这种能力与其人口众多、资源总量较大、政府组织动员能力强等因素直接相关。一方面,经过多年快速发展,中国经济资源的规模增长引人注目,为集中力量办大事提供了物质基础。但若按人均水平计算,中国人均财政支出只是美国的5.5%,是欧洲发达国家的4%。即使与巴西等国相比,中国人均财政支出也不高。另一方面,中国各级政府具有相当强的资源动员与配置能力。如汶川灾后重建,中国举全国之力,按照“一省帮一重灾县”的方式,组织部分地方政府进行对口援建,原定三年的援建任务,只用两年时间就基本完成。一些外国人对中国特殊国情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运行机制了解不多,容易将规模宏大的工程与发达国家直接挂起钩来。

  有些地方政府,尽管经济发展实力不强,却热衷于搞大广场等政绩工程,使城市白天富丽堂皇,晚上灯光灿烂,这给包括外国人士在内的外界以繁荣发达的印象。事实上,这些地方的财政并不富裕,有的长期捉襟见肘,主要靠国家补贴和土地收益。这些不大算经济账的政绩工程,从长期和社会效益角度看也可能是亏本的,很难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而在预算约束力不强的情况下,一些地方依靠寅吃卯粮筹措建设资金的做法,不仅提前透支了当地经济的长期发展潜力,也给未来留下了难以控制和化解的财政金融风险。

  六、几点启示

  其一,要把人均指标摆到突出位置,准确把握中国的真实国情和发展水平。目前中国的经济规模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今后几年,如果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而美国为刺激经济、转嫁危机实行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美元贬值,人民币相应升值,以现价美元计算的中国经济规模仍可能出现超出预期的变化。在此背景下,我们更有必要把人均指标特别是有关民生状态的人均指标摆到突出位置,适当淡化总量规模指标。

  其二,要避免因经济规模快速扩大而忽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结构性和体制性问题。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国际国内、城乡、区域、产业、收入分配等方面的结构性问题,传统体制遗留下来的、新体制形成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很容易被经济规模的快速扩大所掩盖。事实上,相对于总量规模指标,更能反映现阶段发展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的是结构性指标和体制特征,而且经济总量的增长势头能否保持下去,也主要取决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能否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因此,观察、评估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潜力,既要看总量规模,更要看结构和体制特征,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其三,应从经济总量、人均水平、经济结构、体制机制等多个维度展示中国全貌,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应该说,大部分外国人对中国发展阶段的误解主要是由于获取的信息有限。因此,在外界普遍关注我国经济规模的情况下,应加强对人均水平和结构特征的介绍。外国人到中国来,可以适当引导他们到欠发达地区走一走、看一看。在全球信息网络一体化背景下,要全面宣传我们的经济建设成就,既要讲成绩,也要讲不足。更重要的是,逐步争取国际上的舆论主导权,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对外宣传,客观、全面、系统地介绍中国真实的发展状况。

  其四,在国际事务中把握好能力与责任的平衡。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大和整体实力的增强,中国将不可避免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并相应承担比以往更多的国际责任。在人均发展水平大体相当的国家中,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国际影响力在某些方面要大于人口较少的国家,承担的国际责任也会相应多一些。即便如此,中国要承担的国际责任也不能脱离现阶段的发展水平尤其是人均发展水平的“基本面”。“超能力”承担责任,不仅会给我国的发展带来额外负担,还可能成为误解中国发展水平的原因之一。

  其五,加快科学发展、结构转变、深化改革,使中国进入高收入社会,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现代化强国。现阶段中国经济总量指标与人均指标、结构指标在全球排名上呈明显差距,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对于中国经济总量规模排名居前的变化,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能头脑发胀。要毫不动摇地抓住、用好难得的发展机遇,切实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解决巨大经济规模掩盖下的各种结构性矛盾,在综合国力提高的同时持续提升城乡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使人民群众公平而充分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加快提高人均指标和结构指标在全球排名中的位次。这既是我们实现科学发展的方向,也有助于从根本上减少和消除外界对中国发展水平的误解。

  (作者:刘世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