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纪念胡耀邦诞辰100年:他向年轻人敞开大门

2015年11月18日 09:44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 
纪念胡耀邦诞辰100年:他向年轻人敞开大门
    1955年,第一次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期间,胡耀邦在义务劳动后讲话。中青报老照片

  □胡耀邦提高嗓门,打着手势说:“如果同志们发现我的工作没有做好,有什么缺点错误,要大胆地提出批评,也可以直接向中央反映,也就是提意见!告状啰!”

  □他激动地在台上跳起来,用手拍着胸脯说:“我这个胡耀邦的名字就是要叫的嘛!大家都要叫胡耀邦,不要叫书记。”

  □一次座谈中,一名大学生突然问胡耀邦到底该怎样谈恋爱。胡耀邦毫不犹豫地回答:“真心实意地追,追,追到底。”

  □他跟一个相处多年的部下说:“听说你感到有些孤独是不是?这大概是因为你接触的人大都是一些老人。你应该多接触年轻人,同青年交朋友,就不会觉得孤独了。”

  ---------------------------------------------------------------

  多年来,人们鲜见胡耀邦在影视作品里的形象。这位政治人物第一次出现在中国电视剧里,是在2014年播出的《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中。

  如今,第一部以胡耀邦为主角的电影即将上映。用此部电影的制片人张葆青的话说,“这将填补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空白”。

  “2015年是胡耀邦诞辰100周年,而胡耀邦从来没有被人拍过,是个空缺。”湖南籍的张葆青谈起拍摄初衷,“胡耀邦又是湖南人,我们想用这部电影来纪念他。”

  电影中的时间被设定在1952年到1957年之间。历史上的这段时期,胡耀邦担任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同时,这5年正值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百废待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电影主要讲的是在那段岁月中,胡耀邦关心、爱护青年,鼓励一代青年投身国家建设的故事。

  制片人张葆青表示,之所以选择这个时段来拍首部胡耀邦电影,是因为共青团作为一个优秀的集体很少有影片表现,而胡耀邦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共青团领军人物。1952年,胡耀邦接任团中央书记的时候是37岁。

  这部被定义为青春类题材的电影,有着符合这种高昂、热血情绪的片名——《青春激荡的年代》。

  电影镜头连接了历史和大银幕。胡耀邦在青年团工作的那段历史,他和青年之间的故事,有的在镜头之内,更多的在镜头之外。

  耀邦同志来了,不准称呼官衔,见面一律称同志

  《青春激荡的年代》中胡耀邦的第一个镜头,是他俯身攀爬在建筑工地的脚手架上,像一个普通建筑工人一样,正在劳作着。他穿着短袖,里面套着汗衫,脸上淌着汗。

  1952年6月,主政川北的胡耀邦接到中央电令,要他“务于7月底抵京”。离开川北时,胡耀邦以为自己会按照中央拟任定的那样,去政务院新组建的建筑工程部当部长。

  胡耀邦很兴奋,说:“这下可以大搞建设了,可以盖大楼了。”

  后来的实际任命令胡耀邦感到意外,他被安排到团中央工作。此前,时任团中央书记的冯文彬要调动工作,刘少奇提出3名接替者人选:胡耀邦、陈丕显和谭启龙。这3个人都是红军时期的“红小鬼”,都有团的工作经验,而且都是年轻的省委干部。最终,毛泽东圈定了胡耀邦。

  胡耀邦女儿李恒(原名李满妹)在《思念依然无尽——回忆父亲胡耀邦》一书中描述了这个场景:

  “父亲回到位于南河沿的翠明庄招待所时,已是夜里10点多钟。

  跟父亲一起从川北来京的曹秘书,看到父亲盘着腿坐在床上,一句话也不说,忍不住问他:“怎么了,工作定了没有?”

  父亲一脸不高兴地指了指身边睡熟的德平说:“让我当团中央书记……孩子都这么大了,还让我当孩子王!他们显然(指陈丕显、谭启龙)都比我合适嘛!”

  不高兴归不高兴,组织观念一向很强的父亲想了一夜,第二天就到团中央去了。”

  曾经在团中央给胡耀邦做过机要秘书的高勇,回忆起新书记要来的消息在人们中间引起的反应。往日平静的团中央大院活跃了起来,“当时议论较多的是,胡耀邦过去在哪儿工作,做过什么工作”。

  “听说他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打过很多仗,来团中央前是川北区党委书记兼行政公署主任,等等。”高勇回忆说,“这时,胡耀邦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越来越高大了,特别是在当时我们这些小青年看来,胡耀邦才37岁,又参加过长征,打过仗,还是川北区党委书记,简直是了不起的英雄。”

  “非常可笑的是,我们有一次议论时,把他响亮的名字和长征英雄联系在一起,认为他一定长得又高又大,身材魁梧。”高勇在一本回忆胡耀邦的书里写道。

  当高勇他们第一次见到胡耀邦时,才发现这位“了不起的英雄”跟想象中的不大一样,那是在团的一届三中全会闭幕以后,胡耀邦接见团中央机关干部的时候。当时团中央没有礼堂,晚饭后人群陆续聚集在工字楼前的院子里,胡耀邦就站在水池边上。

  人们眼中的胡耀邦,“留着平头,个子较矮,稍瘦,长得很秀气,显得很精神,完全是一个小青年的模样”。

  胡耀邦提高嗓门,打着手势,说:“如果同志们发现我的工作没有做好,有什么缺点错误,要大胆地提出批评,也可以直接向中央反映,也就是提意见!告状啰!”

  胡耀邦的讲话,博得了一片掌声。电影忠实地还原了这个场景,还包括胡耀邦立下的那条规矩:不准称呼官衔,见面一律叫同志。

  一个老团干回忆起胡耀邦讲这段话的情景:“他激动得在台上跳起来,用手拍着胸脯说:‘我这个胡耀邦的名字就是要叫的嘛!大家都要叫胡耀邦,不要叫书记’。”

  在胡耀邦任职团中央的十余年里,书记处的书记、机关干部、秘书、工勤人员以及食堂的大师傅、传达室的老头儿,都叫他:耀邦同志。

  昔日的同事们时常可以看到胡耀邦和大伙儿一样拿着碗上大食堂,一边排队,一边跟身边的人聊天或者谈工作。

  胡耀邦是湖南人,爱吃辣,北京菜不大符合他的口味,有人劝他另开小灶。他风趣地回答:“你们不要孤立我嘛,大家同吃一锅饭,有说有笑才香啊!”

  后来,担任过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的张宝顺回忆说:“团中央至今不搞特殊化,同志之间不称官衔,就是耀邦同志那时开创的好风气。”

  你们肯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敢到最困难的地方去

  影片里,苏联歌曲《共青团之歌》的配乐声响起,最激荡的画面之一是年轻的垦荒队员告别家人、恋人,坐上北上的火车,前往一片泥泞的北大荒,豪情万丈地要为国家开垦良田。

  那代人青春的时代特点——建设祖国、奋斗甚至自我牺牲,是贯穿《青春激荡的年代》这部电影的主题。

  上世纪50年代初,国民经济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建设的大潮汹涌有声。胡耀邦提出,“青年团的一切任务,都应当围绕国家建设的任务展开”。

  1955年,中共中央批准中央农村工作部《关于垦荒、移民、扩大耕地增产粮食的初步意见》。胡耀邦认为,垦荒事业正是青年的用武之地。他提出动员一部分城市未就学的初中、高小毕业生及其他失业青年参加垦荒事业。

  在胡耀邦的领导下,团组织在青年中间有着极强的号召力。《关于响应党的号召,组织青年参加垦荒的几项意见》传达下去不久,众多青年报名要求垦荒。

  1955年秋天,胡耀邦在家里接见了北京青年垦荒队的5名发起人,肯定了他们的爱国热情,还询问他们是否完全出于自愿,还有什么困难和要求。

  61名垦荒队员出发时,胡耀邦为他们送行、授旗,还在《向困难进军》的讲话中说:“你们的行为是英勇的行为,是爱国的行为。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你们肯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敢到最困难的地方去。”

  垦荒队员开往北大荒后的第二年夏天,胡耀邦风尘仆仆地赶到黑龙江萝北县,去探望垦荒队员。他和队员们一起在田间劳作,在茅草房里和大伙儿一起喝稀粥,吃黑泥豆。黑泥豆小得筷子夹不住,胡耀邦干脆用手抓着吃。

  他鼓励那些年轻人说:“你们要靠自己的劳动,创造出比茅草房高级得多得多的房子,在不久的将来你们也要住高楼大厦,走宽阔的马路,也有电灯、电话、汽车。一句话,把这里建设得富足。”

  垦荒队员杨华后来感慨,他在北大荒扎根40年,前后多次与胡耀邦有过接触和书信,这使他在北大荒极其艰苦条件下创业的决心从未动摇。

  从1955年到1956年9月,一年里,全国有近20万名青年参加了垦荒事业。“垦荒”几乎成为那个年代部分青年的共同记忆。

  除此之外,他们的青春记忆里,还有“青年突击队”“节约岗”以及“青年班组”。他们在工业战线上钻研技术,节约钢铁和煤炭;在地里和农民一起干活儿;还植树造林,绿化长江、黄河。后来,有一批杰出人才是青年突击队中涌现出来的生产能手,还有的成为国家领导人。

  《青春激荡的年代》剧组为了再现当年北大荒、江西鄱阳湖畔垦荒的场景,专程去那些地方取景。他们原本打算在那里找一块荒地来搭景。张葆青说,到了当地,他们完全找不到可以还原那种荒凉之感的沼泽地,目力所及的是整片的农田和大型农业机械。

  胡耀邦去世后长眠于江西共青城,而那片土地也是垦荒队员开发出来的。数年前,共青城已是一个现代化城市,就像胡耀邦对垦荒队员期许的那样,“住高楼大厦,走宽阔的马路”。

  时时处处做青年的知心朋友,从各方面帮助他们成长,成为他们的知音

  任何一代人的青春都有困惑和迷茫,也都需要有人为他们拨开成长中的迷雾。电影中的一个场景是,几个青年学生在争辩“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两种价值观。

  胡耀邦深知团组织可以为青年扮演引导者的角色。他经常跟身边的团干部说,要时时处处做青年的知心朋友,从各方面帮助他们成长,成为他们的知音。

  在如何帮助和教育青年的问题上,他根据自己几十年的经验总结道,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引导”。他还说,“引导”比“教育”更准确,意义更宽。

  擅长宣传工作的的胡耀邦,熟悉报刊对青年的作用。在胡耀邦的心目中,宣传工作既是对青年的引导,也是反映青年自身对社会问题看法的渠道。

  他刚到任团中央就明确谈到:团中央要办一份青年的报纸,是为了通过它指导青年运动,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青年,它区别于党报和其他报纸,是具有青年特点的。

  胡耀邦在中国青年报上花费了很多心血。他每年要去报社多次,找负责人谈话,或者向编辑部、记者作报告。报社编印的《胡耀邦同志谈办中国青年报》就有4万余字。

  从1953年秋天开始,胡耀邦确立一个制度:每个星期天晚上,团中央宣传部、中国青年报社、中国青年杂志社等报刊的负责人到他家开“碰头会”,研究宣传工作。经常先是胡耀邦先传达中央一些重要决策精神和中央领导人的讲话,然后他就敞开思路,谈他对这些精神的领会和由此派生出来的对青年工作的看法。接着大家开始无拘无束地议论起来,谈各种观点,对胡耀邦哪些想法表示赞成和不赞成,有时还会争论起来。

  那些场景在胡耀邦女儿李恒的童年记忆中也留下痕迹。有一次,她在屋外的海棠树下玩,听见父亲在屋里大嚷:“在这个问题上,我要和你们斗争到底!”

  时隔多年,面对创作胡耀邦传记《从红小鬼到总书记》的作者陈利明,时任中国青年报社社长兼总编辑的张黎群回忆起那段难忘岁月,“想起那种平等讨论切磋问题的情景,那种亲密的相互信赖的关系”。

  他从胡耀邦身上找到了和青年交心的秘诀:要真正了解青年,只有真诚和他们平等相处,不轻视他们,不高高在上以教育者自居,而是以心换心,取得青年的信任,这样他们才可能跟你说真心话,彼此不戒备、不设防。

  胡耀邦曾经让张黎群邀请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部分学生跟他座谈,谈的都是青年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问题。

  一个真实发生过的场景在电影里被演绎:

  一次座谈中,一名大学生突然问胡耀邦到底该怎样谈恋爱。胡耀邦毫不犹豫地回答:“真心实意地追,追,追到底。”

  高勇回忆说,胡耀邦曾经反复强调,“青年特殊利益是不能忽视的”。为此,胡耀邦还建议中国青年报设立“青年呼声”栏目,“多反映青年的要求,重现青年的呼声”。

  在他的眼中,报刊应该办得有趣味,能让读者长知识。在回忆录里,高勇记下胡耀邦的一些主意:“比如,中秋节前介绍中秋,孔子诞辰介绍孔子,也可介绍婚姻恋爱的历史,篮排球的历史,中国衣着是从哪里来的,穿裙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最初是什么式样,等等。”还有“为什么青年见了人脸红,如何使自己长高一点,如何使自己不胖”“这些都是青年关心的问题,写出来一定受欢迎”。

  在那个年代,和一些人“保守”的思想不同,胡耀邦对青年总是抱着一种开明的态度。当时,有人简单化地反对所谓的小资产阶级情调,胡耀邦公开说,“青年要敢于穿花衣服,爱美是人的天性嘛。”

  家人曾经感受过胡耀邦的这种开明。女儿李恒谈恋爱时,男友送给她两件塞浦路斯的紧身弹力上衣,一件红色,一件翠绿色,穿在身上色彩鲜艳,还能显现出少女的身材。母亲李昭看见了,皱着眉头说:“看你穿的,像什么样子!”胡耀邦回头看了一眼,笑了笑,什么也没说。

  班级的第39个人

  过去的廼兹府大街关东店20号,是胡耀邦任职团中央书记时一家人住过的地方。那里是个普通的四合院,有多处掉皮的朱红油漆大门坐西朝东。无论是虚构的镜头,还是现实里,这个大门经常是敞开的,尤其是对青年。

  胡耀邦的工作方式比较特别,他不大去机关上班,而是习惯将人约到家里来谈话、汇报工作和研究问题。他的书房和客厅,几乎成为团中央的另一个书记处办公室。女儿回忆,家里常常一屋一屋的人, “屋子里经常烟雾腾腾,像失了火似的”。

  曾任中国青年报社社长兼总编辑的孙轶青是胡耀邦家的常客。他曾说:“我们团报和中国青年杂志社的同志,都爱往耀邦同志家跑,他谈话思想火花迸发,而且可以吃他家所有的东西。”

  访客们一来,胡耀邦就让公务员把家里的香烟、瓜子、糖果等所有能吃的都拿出来招待客人,炊事员就不停地烧水沏茶,忙着给他们做饭。

  “中午一过11点,下午过了5点,父亲必定留大家吃饭,这好像已经成了我们家的习惯,直到现在也没有改变。”女儿李恒回忆说。

  进胡耀邦家院门的人,不分身份、行业和职务,有党政军高级干部,也有普通司机和工人。

  有一次,在北京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当副经理的张百发去看望胡耀邦。谈完话已经11点了,胡耀邦照例留他和司机一起吃饭。那个司机觉得跟领导一起吃饭不自在,胡耀邦看出来跟他说:“你是工人阶级嘛,同工人阶级一起吃饭,我感到光荣!”听到这话,司机一下子轻松了起来。

  应酬客人曾经成为胡耀邦一家最大的经济负担。“说起来可能没有人会相信,‘文革’前的十几年,父亲虽然工资待遇很高,但我们家一直未能摆脱欠债的窘境。”女儿李恒在书中写道,“仅父亲接待客人、买书和抽烟这三项,他的工资就经常入不敷出。秘书和公务员常常到机关去借,通常是月初发工资时还账,月末又再去借。”

  胡耀邦有时走出门外主动跟青年交朋友。1955年,胡耀邦出差到广东,在火车上,他走进一节坐着很多大学生的车厢,和学生们聊上了,一聊就是一个多钟头。后来,大家才知道这个前来交谈的人是团中央书记。

  在年轻人中间,胡耀邦的魅力显而易见。秘书高勇透露了一个细节:“严格地讲,耀邦的口才不是很好。因为他有点口吃。”

  胡耀邦在讲话时,有时一会儿坐着,一会儿又站起来,而且爱打手势,“是为了帮助自己更好地讲话”。

  但往往人们会忽略或者发现不了胡耀邦可能会有的小尴尬。“耀邦感染力极强,擅长抓住青年的典型语言。”高勇说。

  高勇模仿胡耀邦当年跟石景山钢铁厂几个年轻工人讲的一段话:“青年的思想是解放牌的,青年的决心是永久牌的。”当时,解放牌汽车和永久牌自行车,是年轻人向往的民族品牌。

  胡耀邦对青年语言的信手拈来,源于对青年的熟悉。有段时间,许多高校团委请胡耀邦去作报告,他都一一答应下来。秘书见他太忙,劝他谢绝一些。他说,平时跟学生们接触太少,现在人家请上门来,想见见面,听听讲话,是合情合理的,他们有这个权利,我们有这个义务。

  有几次他约定的去大学的时间,正好赶上人大常委会或者政协常委会期间,他都会向会议请假,再赶赴大学去跟学生见面。

  当时,团中央有一个“六级办支部”的做法,是为了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身为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带头办起了团支部。他选定了北京大学中文系59级一班团支部作为他的联系点。

  有一年的正月初二,胡耀邦请这个班团支部的学生到他家里做客。当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副食品极其短缺,直到20多年后那些学生还记得,在耀邦同志家吃的是烤兔肉和烤花生。

  1964年,胡耀邦已到陕西工作,但还是想办法见一见即将毕业的这个班的同学。消息传出来后,不仅这个班,整个北大中文系,班班都要求见胡耀邦。最后,学校决定这个年级的各班都可以派代表,去团中央机关参加接见。

  学生们一到团中央机关,胡耀邦很快被团团围住。临别时,年轻人把事先准备好的校徽别在胡耀邦胸前,送给他留念。

  胡耀邦微笑着问:“你们班现在多少人?”学生们回答:“38个人。”

  胡耀邦高兴地说:“现在是39个了。”

  中国青年代表团的小个子团长被高高抬起

  胡耀邦跟青年的友情是超越国界的。

  他第一次走上国际舞台,是在1953年7月率领中国青年代表团去罗马尼亚参加第三届世界青年代表大会。随后,他又带团参加了第四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

  《青春激荡的年代》里补充了一个细节:出国交流前,胡耀邦特意找秘书借了一件灰色西装。

  胡耀邦刚到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时,起初几乎没有太多人注意到这个有些土气的小个子中国代表团团长。

  7月27日,胡耀邦以中国青年代表团团长的身份,在大会上发言。他宣布了一个消息:“今天,中国和朝鲜人民郑重地宣布,经过两年零七个月的停战谈判,中朝人民打败了美帝国主义!”胡耀邦话音刚落,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各国代表纷纷跑上讲台,跟胡耀邦拥抱。各种徽章、奖章被人们挂在胡耀邦胸前,大把的鲜花不断抛向他和讲台。还有青年把这位中国青年代表团团长高高抬起,走下讲台,绕场游行,还不断地把他抛到空中。一时间,掌声、欢呼声、歌唱声汇成一片,持续长达1个小时。

  7月30日,胡耀邦被选为世界民主青年联盟理事会副主席。

  后来,有人将这种盛况和选举结果汇报给毛泽东。胡耀邦回国后第二天,毛泽东就把胡耀邦叫到中南海。

  见面时,毛泽东幽默地笑道:“嗬,你现在敢到国际舞台上去讲话了!”

  还没等胡耀邦回答,他又问道:“你在大会上讲了些什么?真的是鼓掌40分钟吗?你讲得那么好?”

  胡耀邦谦恭地回答:“那不是因为我讲得好,是志愿军打得好,是朝鲜战争的胜利,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伟大胜利。”

  在参加世界青年学生联欢节期间,胡耀邦异常忙碌,他组织中国代表团接触并联系了100多个国家的青年代表两万多人。

  一个历史背景是,当时世界上只有19个国家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有人评价说,这样大规模的交往,对于开辟中国更广阔的外交空间,起了播撒种子的作用。

  在1957年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届联欢节期间,胡耀邦带领的中国代表团邀请美国青年代表团成员访问中国。包括学生、工人、记者和艺术界人士在内的42名美国青年,在面临美国政府阻挠的情况下,到中国进行了6个星期的访问。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有如此多的美国人公开来到中国。

  你应该多接触年轻人,同青年交朋友,这就不会觉得孤独了

  11月的一天,坐在家里的沙发上,85岁高龄的高勇算了算,“耀邦60年的革命工作生涯,有46年是跟青年工作相关的”。

  资深新闻工作者唐非在他执笔的《胡耀邦传》中这样评价道,到1962年,胡耀邦在团中央工作整整10年,总体上说,这个时期是青年团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说青年工作是一副气壮山河的姿态,大概不算过分。而胡耀邦,就是青年团的象征。

  青年影响着胡耀邦。唐非的《胡耀邦传》里记录了胡耀邦说过的一段话:“一个青年工作者一定要热爱青年,要善于把青年中蕴藏的那种蓬勃向上的因素激发出来,同时自己也从中受到感染。”

  有一次,胡耀邦见到一个与他相处多年、后来因为多种原因心情不大好的部下,他跟对方说:“听说你感到有些孤独是不是?这大概是因为你接触的人大都是一些老人。你应该多接触年轻人,同青年交朋友,这就不会觉得孤独了。”

  《青春激荡的年代》这部电影的结尾是,1957年5月,胡耀邦主持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上决定把团的名称改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电影在胡耀邦的发言声中落幕。起初样片里,画面是胡耀邦当时讲话的真实画面,但声音是演员配音的,而不是胡耀邦本人的。后来,制片人考虑到应该让电影更有历史质感,而且能重现胡耀邦的声音,不惜多花成本去电影厂里买下这段电影资料放进片中。

  于是,历史画面和电影镜头,在跨越了半个世纪之后,终于没有缝隙地结合在了一起。(陈璇)

【编辑:查云帆】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