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财经观察:中国和中东欧新机制引领中塞经贸合作升级

2015年11月23日 13:54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自2012年在波兰华沙召开首次中国和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以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联系日益紧密,被称为“站在欧洲十字路口”的塞尔维亚更是从中获益良多。分析人士表示,在“16+1”这一合作新机制基础上,中塞经贸合作有望取得突破。

  合作显成效

  去年底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的第三次中国和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中塞签署基建、金融、交通、农业和电信等领域合作协议,塞方认为这将深化双边合作。

  基建领域,合作“代表作”有四大项目:中国路桥承建的跨多瑙河普平大桥、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科斯托拉茨电站项目、山东高速承建的位于泛欧11号走廊的E763高速公路项目以及匈塞铁路。

  目前,普平大桥主体去年年底完工,这是中企在欧洲承建的第一座桥梁。科斯托拉茨电站项目一期工程基本完工,二期工程将新建一个发电机组。此外,高速公路项目E763进展顺利。匈塞铁路有望今年年底开工。

  投资成亮点

  数据显示,2015年1月至9月,塞对华出口1496.1万美元,同比增长55.0%,塞贸易逆差有所收窄。

  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馆商务参赞朱连奇说,由于两国经济体量的原因,中塞贸易长期处于不平衡状态,塞方贸易逆差严重。双方将探索多种合作模式,扩大经贸规模,达到相对平衡。中国也采取了诸多措施促进塞对华出口。

  朱连奇认为,未来经贸合作的亮点将是扩大从塞尔维亚和中东欧国家的进口,以贸易促项目合作,以项目带动投资。此外,中方也将加大在塞当地的生产以促进就业。

  贝尔格莱德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萨维奇对新华社记者表示,中国的投资方式不同于西方国家,西方国家在当地投资主要源于当地政府提供优惠,而中国帮助当地修建基础设施并提供长期优惠贷款,为更多中企前来投资奠定基础。

  来自贝尔格莱德商会的桑梦认为,塞中两国有着传统友好关系,中企可在技术设备等领域加大投资。塞方与欧盟、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耳其等有贸易协定,两国企业可联手生产工农业产品并出口到第三国。

  前景可期待

  桑梦说,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有助于缩小东西欧国家发展差距、加强中欧联系。此外,中东欧国家应该利用自身地缘政治优势深化与中国的合作以实现双赢。

  她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潜力很大,该机制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应积极推动合作机制向前发展。“在这一机制下,两国经贸合作成果已显现。除基础设施和能源领域以外,两国在农业、工业、旅游业等领域的合作也能开花结果。”

  目前,塞尔维亚正在进行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明年6月前将有500多家企业完成改制。多家中资企业表达了参与其中的兴趣,这也将助推两国经济合作。

  朱连奇说,塞尔维亚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以预见,在共同努力下中塞合作将有新突破。

【编辑:刘湃】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