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工匠精神”不该是“稀缺品”

2016年03月14日 09:16 来源:工人日报 参与互动 

  “同在一个单位,我是工人,她是干部,身份背后是三四倍的收入差距”——两会上,面对《工人日报》记者的采访,许振超、李斌、王钦峰、徐强、高凤林五位“大国工匠”,针对工匠精神的回归说:“首先要解决的是,让工人愿意当工人!”

  “工匠精神”出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一时间成为两会热词,更让许多长期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着实激动起来。

  “十三五”规划、“中国制造2025”、产业转型升级——要将这些宏伟蓝图变为现实,推动中国成为制造业强国,技术工人承载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倡导“工匠精神”,让匠心回归,正在成为社会共识。

  如何在职工、企业乃至全社会培育“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指什么?比如,精益求精,注重细节。德国哲学家费希特曾在一次演讲中谈到“认真”的民族性格——“我们必须严肃认真地对待一切事物,切切不可容忍半点轻率和漫不经心的态度。”具有“工匠精神”的人,都有一颗追求极致的心,用精益求精的态度无限接近完美,将产品雕琢成“作品”。

  再比如,专注与执著,甚至包含一种浪漫情怀。即在这些工匠的心目中,工作已不是赚钱养家糊口的手段,而是饱含着对更高层次技术的追求,对本职岗位的敬畏,对事业、企业、国家的责任。

  在中国,从“高炉卫士”孟泰、“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到数控专家李斌、“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为火箭焊接“心脏”的高凤林,他们都是一辈子立足岗位孜孜以求的“大国工匠”。

  但相对于大多数企业和职工来说,“工匠精神”依然是时下社会的“稀缺品”。有代表委员表示,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产品档次整体不高,背后的重要根源之一,就是缺乏具备“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

  一个充满活力、创新驱动的中国,既需要天马行空的创造活力,也需要脚踏实地的“匠心独具”。

  培育“工匠精神”,需要对“人”的足够尊重。综观世界上超过200年历史的常青企业,无不具备绵延不绝的“工匠精神”和尊重员工的理念。

  一段时期以来,“工匠精神”渐渐隐没在对财富的追逐中。因此,需要国家在制定政策时有意识地传递一种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理念,排除阻碍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法律、行政等各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一个理性的民族,才是一个真正成熟的民族。培育“工匠精神”还需要营造现代企业文化、职工文化,提倡“专注主义”“标准主义”“精确主义”“完美主义”,同时,弘扬中华民族固有的厚德载物精神,提升亿万职工的素质,用理性、认真的态度,适应产业升级的要求。

  一个推崇“工匠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必然是脚踏实地的,专注持久的,而这样的国家和民族也将为世界奉献更多流芳百世的精品之作。

【编辑:叶攀】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