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雅安地震三年 约19亿元善款支出超八成

2016年04月20日 20: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北京4月20日电 (记者 马海燕)20日是四川雅安地震三周年纪念日。当日在此间发布的第三方报告显示,全国共有357家基金会参与雅安地震紧急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累计募集款物19.06亿元(人民币,下同)。三年来累计支出款物15.89亿元,占总募集额的83%。

  由基金会中心网、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北京大学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雅安地震三周年救灾信息发布会20日在北京举行。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副院长邓国胜发布了题为《救灾捐款用得透明吗?雅安地震三周年回顾》的报告。

  报告显示,善款主要投向灾后重建的基础设施建设,占支出总量的50%。其中,已经披露详细用途的款物为14.31亿元,占支出总量的90%,剩余1.58亿元尚未披露详细用途。

  已披露用途的款物中,7.96亿元用于学校、医院、敬老院、交通设施、社区活动中心和过渡安置板房等基础设施建设,3.64亿元用于大米、食用油、煮食工具、防雨布、棉被、折叠床等救灾物资发放,1.02亿元用于开展小额信贷、生态农业等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活动,还有4505万元用于社区发展,2985万元用于紧急搜集等。

  邓国胜表示,从汶川地震到雅安地震,基金会行业自律和信息披露水平均有明显提高。三年来,86%的基金会披露了善款使用流向的信息,64%的基金会披露了使用过程信息,但仅有9%的基金会披露有关项目的效果信息。

  新通过的《慈善法》第73条规定,慈善项目实施周期超过六个月的,至少每三个月公开一次项目实施情况,项目结束后三个月内应当全面公开项目实施情况和募得款物使用情况。如果按照这一标准,则大多数基金会没有达到要求。

  邓国胜表示,要促进信息公开,需要有法律规定民政部门、慈善组织信息披露的责任,还要有专业的第三方机构收集与分析这些信息,才能促进法律法规的执行。(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