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抑郁症患病率多高?需要吃药么?卫计委发布会回应

2017年04月07日 15: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北京4月7日电(汤琪)7日上午,国家卫计委在北京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进展有关情况。目前,中国抑郁障碍患病率如何?什么样的人群易患上抑郁症?抑郁症是否需要吃药治疗?能否治愈?国家卫计委对这些问题作出回应。

资料图心理咨询服务进社区。施羽纯 摄
资料图:心理咨询服务进社区。施羽纯 摄

  抑郁症患病率多高?

  ——以抑郁障碍为主的心境障碍患病率上升

  国家卫计委疾控局副局长王斌透露,中国以抑郁障碍为主的心境障碍患病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心境障碍患病率为4.06%,其中抑郁障碍3.59%,高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调查结果。

  据介绍,抑郁障碍里包含了抑郁症、抑郁障碍未特定、心境恶劣,这说明精神障碍这一大类疾病的复杂性。

资料图:患者与心理医院医务人员交流。张瑶 摄
资料图:患者与心理医院医务人员交流。张瑶 摄

  什么样的人群易患抑郁症?

  ——专家:女性患病比例高于男性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活和工作节奏显著加快,公众的心理压力普遍增加同时,导致了患病风险相应增加,抑郁症越来越受到舆论关注。

  新闻发布会上,有媒体援引数据显示,中国1/4的大学生曾经出现过抑郁的状况,那么,什么样的人群容易患上抑郁呢?

  北京安定医院院长王刚对此表示,从抑郁症发病的一些机制来看,首先是遗传因素。

  他解释说,“抑郁症是一种遗传相关性疾病,遗传在其中的贡献度大概是40%、50%,如果有抑郁症家族史的人群,三代之内如果有抑郁症的患者,你就应该关注是不是有抑郁症的风险。”

  此外,王刚还表示,抑郁症第二方面风险因素是外界因素,抑郁症是一种应激相关性疾病,可以简单理解为压力。“压力的特点就是慢性、不可预测性,这个压力可能在你身边持续存在,而且难以预测,无法掌控,这种压力类型是一个重要的诱发因素。”

  生活里发生的一些不愉快的事件也可能导致抑郁症。王刚解释说,这类事件往往有一个特征,都是以丧失为特征,比如丧失了感情、家庭、婚姻,丧失了财富、职业,丧失了亲人等。

  值得注意的是,他还介绍,抑郁症首次发作的人群一般集中在30岁上下,此外,大多数心理疾病的男女发病比例是相当的,但是抑郁症不同,女性发病比例明显高于男性。

资料图:心理医院医务人员为患者治疗。张瑶 摄
资料图:心理医院医务人员为患者治疗。张瑶 摄

  抑郁症要不要吃药?

  ——专家:轻度未必需要

  那么,抑郁症是否必须得服药治疗?

  王刚表示,按照各国抑郁症指南上的说法,轻度的抑郁症未必需要吃药,可以通过心理疏导、压力管理、运动调节等方式,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但对于中、重度抑郁症,他明确建议,药物治疗应该作为基础,需要综合性手段治疗。

  抑郁症能否治愈?

  ——专家:经过综合性治疗,获得临床治愈并不难

  经过治疗,抑郁症能否治愈也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对此,王刚解释说,医学上理解的治愈一般指临床治愈,是指这次发作终止了,症状完全消失或者大部分消失,而很多公众理解的治愈是去根。

  他表示,抑郁症患者经过综合性治疗,获得临床治愈并不难,大部分能恢复到发病前的社会功能水平。

  然而,临床治愈后,未来有可能复发。对此,王刚强调说,“我们要告诉患者,你看到复发的早期表现、轻度的症状,就及时找医生,及时开始一次新的治疗,复发本身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及早规范治疗。”

资料图:某心理医院医务人员将患者带到康复科。张瑶 摄
资料图:某心理医院医务人员将患者带到康复科。张瑶 摄

  卫计委:重视抑郁症等心境障碍防治

  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结果显示,由抑郁症等心境障碍造成的疾病负担高于其他精神障碍导致的疾病负担。

  王斌说,“在我国研究筛查出的心境障碍患者中,有1/3的患者虽不完全符合抑郁障碍诊断标准,但自我感觉明显痛苦,且影响到社交、就业等社会功能。”

  因此,她呼吁,广大公众要高度重视抑郁症的预防,在出现抑郁症前期症状时,就要积极干预。(完)

【编辑:刘湃】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