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审计署紧盯3件大事:三大攻坚战 减税降费 督促整改

2018年01月09日 19:34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新华社北京1月9日电 题:“三大攻坚战”、减税降费、督促整改——审计署今年要紧“盯”这3件大事

  新华社记者 刘红霞

  聚焦“三大攻坚战”、紧盯减税降费是否到位、找方案促整改……审计署9日召开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为2018年审计“战线”划出3大主攻方向。

  靶向发力,聚焦“三大攻坚战”

  上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今后3年要重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

  审计署审计长胡泽君9日表示,围绕打好“三大攻坚战”,审计机关今年将“全神贯注、全力以赴、精准聚焦、靶向发力”。

  具体而言,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方面,胡泽君说,要继续发挥审计专业性强、触角广泛、反应快速等优势,“深入揭示影子银行、不良贷款、表外业务、热钱冲击等风险隐患,及时发出预警”。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级审计机关密切关注信贷、债市、股市、汇市等领域运行情况,查出并移送了一大批非法集资、地下钱庄、贷款诈骗等违法犯罪问题线索。

  在精准脱贫方面,胡泽君表示,审计署将举全国审计机关之力持续组织开展扶贫审计,实现对贫困地区审计全覆盖,重点关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揭露扶贫资金被挪用滥用、贪污侵占等问题,揭露作风不实、搞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甚至失职渎职等问题,推动追责问责。

  2018年是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正式推开的第一年。胡泽君表示,在污染防治方面,审计机关要跳出传统资源环境审计的视角局限,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与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情况的关联。她也强调,要做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的统筹衔接,提高审计效率,避免重复审计。

  紧盯减税降费,促进中央政令畅通

  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企业推出了一系列减负举措。

  追踪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情况和实际效果,是审计署近年工作的一大重点。在2017年12月23日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胡泽君作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报告,指出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已经采取多项措施,促进形成结构性减税降费效应和长期效应。

  她表示,2018年,审计机关要扎实开展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密切关注营改增全面推开、阶段性降费政策接续、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财政支出结构优化、财政绩效等情况。

  近年来,各类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培育了经济发展新动能,为我国经济稳定增长撑起一片新天地。胡泽君表示,必须继续加大对新动能成长的支持和保护力度。

  与此同时,审计署将围绕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重点关注科技体制创新、企业科研投入等,着力揭示科技经费管理、科技人员薪酬等方面制约人才智慧发挥和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发展。

  “审计中,要着力揭示弄虚作假、隐瞒实情以及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等懒政怠政庸政问题,促进中央政令畅通。”胡泽君说。

  不是“找茬”,而要推动解决问题

  审计监督是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是“找茬”,而要提供建设性意见,推动解决问题。

  事实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审计机关在推动解决问题方面,确实卓有成效。数据显示,5年来,全国共审计65万多个单位,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2.5万亿元,推动健全完善制度2.38万项,促进2.7万多个项目开工、完工或加快进度,促进取消、合并、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资质认定和收费等1700多项。

  胡泽君在会议上谈到,审计机关不是干部管理部门,也不是纪检监察部门,更不是司法机关,务必要严格在职权范围内开展工作,坚持历史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找准审计定位、客观求实、准确评价。

  推动解决问题,除了完善体制机制,更重要的是抓落实,这方面,审计部门自然不能缺位。

  自2015年起,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并审议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各地也建立健全了整改情况报告制度。2017年8月至10月,审计署组织上万名审计人员,按照“谁审计、谁负责督促”的原则,按项逐条对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促检查,整改率达到95%。

  胡泽君表示,审计机关各级干部要干在前面、走在前列,决不能坐而论道、当甩手掌柜。对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等重点任务,要一环扣一环地抓下去,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编辑:高辰】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