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两会现场评论:拨动内心深处那根弦

2019年03月06日 10:00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 

  拨动内心深处那根弦(现场评论·我在两会)

  李洪兴

  “班长,我的子弹打没了;班长,我手榴弹也没了;班长,山上能搬动的石头也没了;班长,班长,班长,怎么办,怎么办?”

  中国文联副主席边发吉委员站在驻地会议楼大门外,在和煦的阳光中,和我们聊了起来。文艺创作如何创新?作品怎么抓住观众?他用自己监制的京剧《狼牙山》举例,一边说着念白,一边演绎着五壮士的风采,颇有情境感、代入感。正如他所说,文艺创作,写得好情节、描得好人物,就要“拨动内心深处那根弦”。

  然而,拨动观众心中的弦,谈何容易。究其要,在创作者的真情,也在表现方式的创新。

  “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没创新就没发展,没发展就会边缘化,边缘化之后就会衰落。”重视创新,意味着面向未来。对观众而言,能拨动心中那根弦的,是千百年来沉淀出的传统唱腔,也是融合声光电的现代呈现;对创作者来说,能拨动心中那根弦的,是延续千年的文化血脉,更是为作品注入的新鲜血液。

  来自文化艺术界的委员们,对口碑票房双丰收的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十分关注。巩汉林委员和张光北委员表示,“这是好事,让电影类型多元,题材丰富”“国家对影视产业更加重视,在新时代里要有新的作为,会越来越好”。就像科技创新的“中国浪潮”给科幻文艺作品以深厚的土壤一样,文艺创作同样需要用不断创新,来记录时代、书写时代、讴歌时代,真正做到“与时代同步伐”。

  在人民网的演播厅,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传媒系主任王晓红代表,回顾了去年自己在代表通道上的经历。当时,她向记者介绍了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过去一年,她的关注点更多了,调研企业、走进牧区,节水、治沙等问题,都进入了她的视野。这样的经历,助力这位基层的文艺工作者进一步深入生活、扎根实践,为人民提供更多更优质的精神食粮。

  文艺创作,是作用于人心的工作。拨动了那根弦,就能听到来自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而文艺作品也一定能在亿万人民的同频共振中,凝聚起磅礴的精神力量,推动“中国号”巨轮浩荡前行。

【编辑:邢天然】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