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联合早报:安倍新内阁将面临内外巨大挑战

2015年10月12日 11: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联合早报:安倍新内阁将面临内外巨大挑战
资料图:安倍新内阁。

  中新网10月12日电 10月7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实施了自2012年底上任以来的第二次内阁改组。新加坡《联合早报》12日评论分析,总体来看,安倍此次改组,保留了内阁及自民党内的核心领导成员,同时部分回应了自民党党内及联合执政的公明党的要求,增加了一些新政治面孔,也基本做到了党内各派阀之间的政治平衡。但除经济外,新安倍政府还将面临国内的巨大挑战与压力。

  文章摘编如下:

  就安倍此次的内阁改组而言,其充分说明安倍本人对于过去这段时间的政治工作、尤其是他对于主要内阁成员及自民党之间的磨合与沟通等总体较为满意,并且令其“骄傲”的是,之前日本国会强行通过了其梦寐以求的新安保法案,同时自己也在无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再度当选自民党党魁,可谓是“众望所归”。

  另一方面,此次安倍改组的一大亮点就是新设了“一亿总活跃”担当大臣(即负责各种跨省厅政策的统筹工作)。毫无疑问,安倍在新内阁中设立这一新职位,就是为了更好地落实他提出的“一亿总活跃社会”的目标,同时释放信号,表明新内阁的工作重心将更多偏向于国内经济治理。

  毋庸置疑,经济工作是新安倍政府的重中之重。就此,日本主流媒体之一的《读卖新闻》刊发社论,既指出治理经济应成为新安倍政府的头等大事,也希望新政府能在经济上有所建树、取得突破。

  实际上,为了更好地回应日本社会对经济复苏的期待,安倍在此次改组之前就已经做了战略安排,并提出所谓的“新三支箭”计划,即一、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至600万亿日元;二、婴儿出生率达到1.8;三、护理人员的离职率拉低到零。但期待终究是期待,其距离最终的实现仍有漫长的路程。反观过去安倍政府的经济治理工作,应该说,自2012年底上台以来,安倍的“旧三支箭”计划并没有取得稳妥的落实,许多原定的经济目标也没有完全达成。

  资料图:当地时间2015年8月28日,日本东京,四名大学生在日本国会议事堂前绝食,抗议安倍政府的新安保法。

  不仅如此,消费税的提增以及日本人口数量的持续减少等负面因素的叠加,造成日本经济在过去近三年里并没有产生根本性的复苏,甚至个别季度还出现了大幅度的经济衰退,以至于日本及国际的相关经济界人士开始质疑“安倍经济学”的正确性和妥当性。

  有鉴于此,在原计划并没有获取预期效果的情况下,安倍政府又提出“新三支箭”计划,难免有些转移视线焦点的嫌疑。但无论怎样,若要完全达成“新三支箭”计划,需要安倍政府及日本社会付出巨大努力,更需要日本在政治及经济层面做出深层次的结构性改革。

  除了上述艰巨的经济任务之外,新安倍政府还将面临国内的巨大挑战与压力。具体而言,尽管此前日本国会已经通过了新安保法案,但这离开法案的具体实施及落实,尚有一段较长的距离。与此同时,日本在野党在此次安保法案的斗争中,彼此就共同抗衡执政党等重要议题上达成了一定共识,这显然会进一步加剧未来安倍内阁的执政难度、以及自民党与其他在野党在日本国会的博弈。

  另一方面,尽管在安倍看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基本达成对他和日本而言都是利好消息,但这未必就能表明所有的日本政客及国民都和安倍抱有同样的观点和看法。接下来,安倍政府亟须向国会及全体国民做出详细的解释,尤其是关于TPP对日本的利弊两面,都需要有深刻的阐述,以便于民众更好地理解与支持。

  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至今为止安倍政府实则都在躲避这一问题,尤其是关于TPP可能对日本经济和社会造成的弊端,其却总是支支吾吾、语焉不详,甚至在个别核心问题上竭力逃避、只字不提。这无疑会增加日本民众和在野党的担忧与疑惑,更可能引发国内反对力量的再度跃起,进而在TPP协议进入国会审议的阶段爆发出大规模的反对声浪。

  有鉴于此,不能排除日本国内反TPP与反安保的人士凝聚在一起,合流为反安倍政府和自民党的强大力量。

  综上所述,新面孔并不代表新成绩。对于新安倍政府而言,真可谓是任重而道远。(陈友骏)

【编辑:吴合琴】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