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时报:酷暑成灾 台当局妥善调适才是自救之道

2016年06月06日 16: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资料图:台北街头 中新社发 李志全 摄  

  中新网6月6日电 台湾《中国时报》6日发表社论《暑灾危机铺天盖地 全面应变》称,6月1日台北飙出38.7度骇人高温,连续2天创下气象部门台北测站建站110年来当季新高。民众不了解酷暑成灾的可怕,台当局也不曾通盘筹划因应的对策。不利局面已到应变最后关头,认识暑灾,妥善调适是自救之道。

  文章摘编如下:

  6月1日台北飙出38.7度骇人高温,连续2天创下气象部门台北测站建站110年来当季新高。台当局、媒体与民众在面对高温肆虐时,只会高喊“热死了”,最多涉及避免供电不足引发限电危机一项,并未警觉高温对公共安全、健康生活的威胁,尤其对农业、交通、森林安全的威胁,整个社会显得非常轻忽。

  民众不了解酷暑成灾的可怕,正如同今年1月下大雪时只顾着惊呼、追雪,对“雪灾”危害也一无认知,自曝险境,完全不懂得雪地保健与安全防范的重要。最新的“气象法”版本列举“灾害性天气”有台风、洪水…等,未见酷热、酷寒列入,台当局也不曾通盘筹划因应的对策。

  并不责怪“立委”诸公及气象部门对“暑灾”反应的慢好几拍,这现象确实是近10年才显著化。酷暑成因是热浪,但国际迄今对热浪并没有一致的定义,世界气象组织(WMO)刚出炉概略的定义“连续5天气温高于当地当季历年均温5度以上”。台湾则界定超过35度即为高温天气;统计显示,近10年来台北高温日每年都超过40天,20年前的高温日不到30天。

  世人惊觉酷暑成灾可怕,是2003年起欧洲接连发生的致命热浪。连续多日逼近摄氏40度高温,仅法国即热死15000人,西欧国家总计热死7万人,死者几乎都是住在没有空调设备的独居老人。之后的统计发现,2003年起10年频发的酷暑,温度比上世纪最后10年同期均温高出2.3度;而4月22日全球领袖签署的巴黎气候新协议若能顺利达阵,不过是控制地球升温不超过1.5度。

  面对酷暑热死大量老弱人口,西欧国家开始应对研究。针对老人避暑方面,法国建立热浪来袭时老人托育机制,热浪属大范围天气系统,有预警空间,警报发出后,卫生、消防单位即挨家挨户访视老人,或接到托育中心避暑;另外修改建筑法规,放宽对珍贵古老建筑装修的限制,规定老人居住房舍一定要有一间空调房。

  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也分别订颁酷暑应对方案,除了老弱照顾,对电力紧张、铁轨变形、森林火灾、农业救助都陆续制订对策,并同抗旱、节水一并设计,甚至增定建筑或道路等基础设施透水铺面新工法的规定。WMO统计地球已连续12个月创下月均温新高,因应暑灾的险峻态势,各地无不绷紧神经。

  台湾对酷暑的因应慢半拍,项目也简化到仅供电一项。台“经济部长”李世光收回先前拍胸脯“未来2年不会缺电”的保证,改口为“不保证不会缺电”,虽然政策逆转在新“政府”屡见不鲜,但也充分暴露出缺电危机迫在眼前,尤其台电备转容量率愈发往零贴近,气温又节节高升,使得民众对酷暑仅关心会不会停电的单一事务,其余保健卫生、农业防疫、基础设施安全皆未触及。

  其实,2012年“经建会”颁布的气候变迁调适纲领即指出,台湾未来面对的三大冲击,包括气温上升与降雨型态改变、酷寒与酷暑极端天气事件强度与频率升高,以及海平面上升危及沿海及西部平原,即已提醒眼前挑战的严峻;可惜这项纲领并未发生实质作用。

  包括“卫福部”等部门因应酷暑已有备案,但发动要等“气象局”吹哨子,气温超过37度进入黄色警戒,展开独居老人访视工作。问题是“气象局”虽承认热浪来袭是大范围天气系统,有预警空间,但因热浪并未列入灾害性天气,不会主动吹哨,相关单位只能看温度计行事。6月1日下午破38.7度高温时,据闻只有台北市启动独居老人服务,送电风扇给老人消暑。

  今后局面只会愈发险峻。印度洋海温偏高,印度北部上周飙出摄氏51度高温,禁不起曝晒的路倒老者四处可见;圣婴(厄尔尼诺)后一年通常太平洋高压强劲,让台湾面对降雨不足的威胁,事实是5月平均降雨116毫米,约仅是历年5月降雨均值207毫米的5成多;更坏的消息是,位在夷穆纳罗火山的观测站(Muna loa)刚发表数据,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已高达407.2ppm,距死限450ppm所剩无几。温室效应局面持续恶化,势必增加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与强度。

  不利局面已到应变最后关头,认识暑灾,妥善调适是自救之道。

【编辑:丁文蕾】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