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出国买国货也是种“用脚投票”

2016年10月25日 11:08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 

  乔杉

  优质、安全、可靠,这是不少中国消费者对国外日用消费品的印象。然而不少消费者也发现,辛辛苦苦到国外背货,到头来不少产品还是“中国制造”。既然中国企业具备高水平生产能力,如何让消费者在国内就能与国外消费者享受同等产品呢?内销产品为何不能与外销产品享有同等高品质呢?这一现象,将随着国家推行“同线同标同质”,有可能得到改变。

  10月19日,国家旅游局发布了《2015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数据显示,中国公民去年出境旅游人数达到1.17亿人次,旅游花费1045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0%和16.6%。当然,这1045亿美元不全是用在购物消费上,购回来的商品也不全是“中国制造”,但是管窥一豹,可见“出国买国货”之普遍与庞大。

  我们所讲的消费理性,主要指向消费态度,而不特指于某一次的具体消费行为。从表象上看,“出国买国货”是非理性的,但在实质上,却有理性的一面。消费者为何要“出国买国货”?其原因就在于国家认监委有关负责人坦言的,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制造”的内销产品与出口产品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质量差”。换而言之,一些商品内销不如出口,就跟那些年人们追过的“上海货”一样,在国外买的商品,哪怕是中国制造,也与国内不同。在整体上,这是一种 “用脚投票”。

  有问题需要解决问题。为了纠偏“出国买国货”现象,现在有关方面提出“同线同标同质”,“积极促进出口企业内销外销产品使用同一生产线,按照相同的标准生产,达到相同的质量水平”。按照有关方面的说法,这主要是让消费者在国内享受“出口品质”。其实,“用脚投票”是消费市场永恒状态,推行“同线同标同质”,纠偏“出国买国货”,与其说为了消费者,不如说为了生产者。

  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理性的增强,消费者“用脚投票”的习惯和能力越来越高。在过去,面对内销产品与出口产品的差距,消费者只能长叹“徒奈之何”。但现在,很多消费者有能力走出去了,可以直接消费优质产品。而且随着电商的发展,全世界坐在家里可买中国货,中国人也可坐在家里买全世界货。这意味着,如果一些商家还不能实现“同线同标同质”,必然招致消费者无情抛弃。而其痛感,只会增强,不会削弱。

  市场上一直有种说法,日本人“把一流产品留在国内,二流产品卖到欧美,三流产品卖到中国”,而有些中国厂家反过来,“把一流产品送出国门,把二流产品留在家里”。这一说法的真假有待求证,但是传言飞来飞去,已然让市场心浮气躁。在消费者出国旅行和消费常态化的背景下,如果一些厂家“厚外薄内”得到坐实,可以想象,市场会作出怎样的条件反射,这些厂家有没有未来?这也决定了,对于生产者而言,推进“同线同标同质”,不是“要我推”而是“我要推”,可谓“不推则退,慢推也是退”。

  在当前经济背景下,“出国买国货”的大量存在,无论是与供给侧改革,还是与扩大内需,都表现得格格不入。就目前来看,“出国买国货”也是种“用脚投票”,这也注定了“同线同标同质”势在必行。“用脚投票”投的是品质的票,投的也是标准的票。在“三同”中,“同标准”是重点也是突破点。标准太高,脱离实际;标准太低,挤压先进。这里,关键还是一个度的问题,取决于是淘汰落后还是迁就落后,是顺应消费者还是欺弄消费者。

【编辑:鲍文玉】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