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都是手机惹的祸?美媒:社群时代父母别当“控制狂”

2018年02月28日 14: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2月28日电 美国《世界日报》日前刊文称,手机和社群媒体成瘾引发的问题成热门话题,而最担心的莫过于父母、师长,如不让小孩接近社群媒体者大有人在。但这说禁就禁得了吗?是否也反映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有待加强?父母对于“管理”孩子上网这件事,如果能扮演“导师”角色,或许比扮演大小事一把抓的“控制狂经理”会更有效。

火车站等待进站的小童玩起手机旁若无人。王东明 摄
火车站等待进站的小童玩起手机旁若无人。王东明 摄

  美国知名青少年问题专家霍玛耶最近对全美中学生调查,问他们是否相信父母只知道“一点”或“完全”不知他们在网络上的所作所为,甚至对他们使用的社群媒体App及网站所知也有限?超过四分之一回答:“是”。这项调查也发现青少年的几个“秘密”,以及他们希望父母多了解社群媒体的心声:

  “你们(父母)没收一个装置时,可能不知我们身边还有多少装置。”

  智能手机已改变青少年的沟通,很难要他们自我约束,“害怕错过症”制造了排山倒海的上网欲望。

  根据华府智库Pew 2015年研究(最新资料),94%青少年每天上网,且24%青少年觉得好像随时挂在网上。鼓励孩子找出能自我约束的方法,不妨鼓励思考上网习惯对个人、课业和课外目标是否有影响。

  很多人另有社群账户

  有个妈妈自认完全掌控儿子在网络上与人的互动,她说儿子甚至连自己Instagram账户的密码都不知道,若要贴文还得经过她同意,但实情或许是她儿子另有Instagram账户,瞒着母亲偷偷上网。

  父母对于“管理”孩子上网这件事,如果能扮演“导师”角色,或许比扮演大小事一把抓的“控制狂经理”会更有效。对孩子而言,一个社群媒体或许是他们觉得可分享最真实情感的地方,就算他们不太清楚其实任何在网络上分享的东西,看到的人可能比想象更多,流传的时间也比想象更长。

  “如果我们很热爱或痛恨一件事,我们就会上社群网站说。”

  年轻人希望自己的意见能被听到。许多青少年发现自己的网络团体互动非常热络,任何讯息发送出去很快就能得到回应,不论是给朋友或群组,因此很快就有认同感和存在感。此外,青少年的大脑尚在发展,冲动控制力通常不高,在愤怒和受挫的情况下所做的决定可能带来什么更深远的后果,他们也较难理解。父母要了解孩子面临哪些挑战,才能协助他们找出更明智、健康的方式,使用这些社群媒体。

  社群媒体也有很多益处

  就算小孩把社群媒体账号设定为仅有自己或少数人能看,但任何人都能“追踪”或当“好友”,便能浏览孩子们的贴文。对非常在意自己人气的青少年来说,能够多得到一点“赞”的吸引力,多半让他们很难抗拒应该防范的人成为“好友”。这时父母师长就可介入协助。

  社群媒体是一种新型态的沟通工具,也是成年人需要学习的新语言,一味否定它并不明智。支持性的网络社团能让那些在学校找不到归属感、甚至因故无法上学的孩子,找到自己与外界的连接。

【编辑:吴合琴】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