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红警”解除 北京昨日15时后降为轻度污染

2015年12月24日 07:24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 

    12月22日24时,北京持续4天的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按期解除,机动车单双号限行等应急措施也随之解除。不过,昨日中午之前,北京仍处于严重污染中,直至下午3时后才降为轻度污染。一些市民产生疑问,为何“红警”解除了重污染还在,为何“红警”不能延长至昨日中午前后。对此,市环保局回应称,“红警”可根据实际情况提前解除或推迟,不过此前预判昨日的整体空气质量为中度污染,未达到重污染预警启动条件。此外,“红警”延长几小时或半日,也会对市民出行、上课等造成不便,这都是需要考虑的。

    1 “红警”解除后为何没蓝天?

    昨日严重污染延至下午3时

    22日15时,北京提前发布“红警”将按期解除的信息。当日24时,红色预警解除。也就是从23日起,机动车单双号限行等“红警”应急措施也随之解除,全市中小学、幼儿园也正常复课。

    不过昨日一早,不少市民发现,在“红警”解除后,空气质量并没有很好的改善,依旧处于重污染状态,加上大雾的侵扰,全市大部分地区的能见度不佳,部分地区能见度甚至小于500米。

    虽然弱冷空气一早已进京,但由于势力太弱,从北向南逐步推进得比较缓慢,所以空气质量改善的步伐比预计中更慢。

    环保部昨日表示,截至昨日12时,京津冀及周边地区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北京、天津、德州、衡水、安阳等30个城市空气质量为严重污染。因冷空气较弱,北京严重污染阶段延迟到昨日15时,15时后降为轻度污染。

    随着冷空气的渗透,昨日16时,北部地区和城区率先告别了重污染状态,其中西北部地区PM2.5小时浓度为76微克/立方米,东北部地区为58微克/立方米,分别为轻度污染和良好水平。不过,还没被冷空气影响到的南部地区,污染仍然较重,东南部和西南部的PM2.5小时浓度分别为336微克/立方米和407微克/立方米。

    2 为何不延长“红警”时间?

    预报中度污染未达预警条件

    针对“红警”解除后,重污染又持续了十余小时,一些市民产生疑问,“红警”为何不延时到昨日中午前后?

    “北京发布”官微昨日发文解释称,按照《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规定,无论启动哪一个级别的预警,关键是预报的空气质量必须达到重污染的状态,之后再根据重污染持续的时间来确定预警的等级。

    市环保局应急处处长王斌表示,发布和解除“红警”是基于空气质量会商预报结果。此前,环保、气象部门研判会商得出结果,23日空气质量将由北向南推进着改善,全市将处于中度污染水平,达不到重度污染标准。因此在22日15时提前发布了按期解除红色预警的通知,也是为了尽早提示公众合理地安排工作和生活。

    “北京发布”的文章也提到,虽然昨日的污染未完全消除,但从预报来看,已经达不到重度污染水平,也就是连空气重污染预警启动条件都未达到,所以没有延时红色预警。

    也有市民质疑,昨日重污染都持续十余个小时了,怎么还会只是中度污染?京津冀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主任张小玲介绍,空气质量预报是基于全天平均水平。23日早晨虽然空气污染还比较重,但下午会变轻,总体达不到重污染水平。

    3 “红警”确定解除时间能否更改?

    “红警”可视情况提前解除或推迟

    有市民提出,是不是一旦确定了预警启动或解除的时间,就无法更改了?

    市环保局应急处处长王斌介绍,视具体情况是可以提前或者推迟预警时间的,但这一切的前提,还是基于对空气质量的预测。

    他表示,所谓的预测预报,本来就具有不确定性,从目前的预报水平来看,只能说做到尽可能准确,但准确率肯定达不到100%。针对一次重污染过程的预报预测,一般都提前三到五天甚至更久,这种中长期预报的准确率或多或少会打一定折扣,而且从预报的时间来看,目前还不能精确到某个时段或者某个小时。

    针对昨日未延长“红警”,王斌表示,除了预报结论表明昨日全天的空气质量为中度污染,不符合重污染预警启动条件外,也结合了实际需要考虑。

    他说,如果“红警”延长几个小时或者半天,相应的应急措施也随之延长,给公众准备的提前量就很小,操作起来很不方便,“比如机动车,可能开出去就回不来了,学校上课只上半天等”,实际操作也要与实际情况接轨。

    王斌表示,从目前这两次红色预警的情况来看,还没有遇到需要提前或者延迟的情况。如果今后出现了这种情况,当然会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预警措施。

    A06-A07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邓琦 实习生 戴轩

【编辑:陈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