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垃圾处置工坚守岗位19年 称已对臭味麻木(3)

2011年09月01日 08:56 来源:成都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愧

  天天陪垃圾 无暇顾妻儿

  言语中,迎风而来的恶臭把这里的所有人团团围住。

  曲民和我们都没有戴口罩。在垃圾场的最深处,司机班长廖家福老远就跑过来和曲民拥抱一番,背后垃圾车耀眼的车灯,照亮了他们灿烂的笑脸。凌晨,第一个早高峰,平均每1分钟就有六七辆垃圾车排队进场。风,还有推土机、挖掘机“工作”中扬起的腐烂垃圾的臭味,令人窒息!

  每天,曲民都要来到这里,确定这一天垃圾倾倒的方位,负责垃圾填埋技术指导。“在倒方后的垃圾堆体上压上一层防渗膜,用压实机压实,然后再倒上一层垃圾,再铺放上一层防渗膜。如此循环。周而复始,看似简单的环节,每一个都有专业的技术指标。”

  “例如,推土机在‘倒坡’的时候,与底层的比例是1∶3 ;例如,填埋的高度,每一层都不能超过6米,防止倒塌;例如,压膜的时候,一定要留出排气孔,排气孔大小也有规定……”看着曲民在垃圾堆里娴熟的指挥,我们静默了。

  此时,曲民心中的“大山”,20多万平方米的黑色薄膜覆盖整个山坳,薄膜面积是奥运“鸟巢”的两倍;巨幅薄膜下面,是深达100米的垃圾;每天,还有超过500车次的垃圾在不停地往这里运送……而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曲民和他的同伴们,却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坚守在恶臭“包围”的岗位上,一年365天,从未间断。

  谈起自己的家庭,这位将自己23年的青春留给了环卫事业的中年汉子,只说了这样一句话:“干这一行,就意味着自己的付出与家人的理解。”

  “儿子小学毕业时,最大的愿望就是让我带他出去旅游一次,可我因为忙,食言了;儿子中学毕业时,最大的愿望是全家能去深圳看一看,可我,还是食言了!这一份愧疚,是我们这些环卫工作者内心最痛的地方,但即便如此,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就必须坚持,必须做好,因为这座城市,需要我们……”(本报记者 康庆 摄影 张鸣)

  体验手记

  无怨无悔的坚持

  从垃圾场回家,脑子里盘旋着曲民的嘱咐。“先不要回办公室,不然同事会闻到你身上的怪味儿!一定要先把衣服放在阳台上吹两天,然后再洗。”

  我们走了,他还留在了“山”上。此时,距离我们凌晨两点出发,已经过去了12个小时。曲民本应和我们一起离开,可在垃圾场的雨季,繁忙的日常工作与严峻的防洪工作累积在一起,常常成为大家主动加班的借口。

  告别时,再一次看看曲民满脸是汗、却依旧笑容可掬的脸,我们给了他一个微笑,但心里的滋味却无法说清。

  每一座城市,每一座城市深处,都离不开垃圾处置工人的无私付出,他们常年在垃圾堆里作业,沼气、臭气、还有细菌,如影随形。躲不掉、洗不掉、逃不去。“每年体检,总会有同事发现身体出状况。”“而且大家常常会同时出现不明原因的隐血、血小板减少等状况。”“如果感冒了,也容易引发肺炎……” 采访中,只有在说起同伴们的身体时,你才能在那张常常充满笑意的脸上读出一丝落寞。

  我曾问过:“你后悔吗?选择这个注定要付出很多的行业!”

  他,摇摇头。没有回答。目光却坚定地投向了不远处的那座“山”。此时,那座“山”里,推土机、挖掘机、压实机轰鸣。明晃晃的太阳下,200多名和曲民一样的垃圾处置者,无怨无悔的坚持。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慧】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