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学者:中国科研要引入诚信课 补科学道德规范短板

2011年09月01日 10:41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补科学道德规范的短板

  中国科研要引入诚信课

  李曙光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委员

  何传启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编译的《科研诚信》一书,将成为众多高校科研诚信课程的教科书,第一版印刷定数就突破了3万册。这本书详细讨论了师生关系、署名与同行评议、合作研究、科学记录保存等科学道德规范的细节问题,与人体在生物医学实验中的应用等科学伦理问题。

  在我国,科学道德规范缺乏系统全面的培养和教育,还处于“言传身教”的方式。有一些违反科学道德或学术规范的行为,是对科研程序、规范不了解、不熟悉、不掌握造成的

  何传启:任何一个刚开始从事科研工作的人,都会面临很多困惑。例如,怎样才算是一名合格的科学家?如何处理实验数据?如何对待科学中的不同学派?论文如何署名?怎样看待合作研究中的成果分配问题?怎么处理科学研究中的错误和疏忽?这些都是很具体的科学道德规范问题,是任何一个科学家都会面临的问题。

  就科学家而言,科研规范可以看作是科学研究这个行业的“行规”。虽然这个行业没有从业资格考试,但是进入这个行业,必须遵守它的道德准则、规范和规则。对初入科研领域的人来说,也有一个学习过程。很多发达国家都开设了科研诚信相关课程,甚至是门必修课。但在我国,科学道德规范缺乏系统全面的培养和教育,还处于“言传身教”的方式。现在,科学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复杂,科研成果与经济利益联系越来越紧密,实用性的科学研究越来越呈现出产业化的趋势,从事科研活动的人员大规模增加,在这种情况下,简单地依靠“口耳相传”的方式来传授科研道德和科研规范显然是不够的。

  李曙光:违反科学道德的行为,也有轻重之分。比如实验数据、过程的造假、抄袭,公式、数据的剽窃,虚构、夸大研究者身份信息等,这些行为显然是为达到某种目的有意识地违反科学道德的行为,我的观点是必须严惩。但也应该看到,也有一些违反科学道德或学术规范的行为,是对科研程序、规范不了解、不熟悉、不掌握造成的。我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的成员,在这些年的工作过程中,发现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中英文一稿两投。这是过去几年我们遇到的比较多的投诉问题。应该说,过去(如上世纪90年代)这类问题一般并不按违反科学道德问题处理。那时有些科技工作者认为,中英文针对不同的读者对象,都是自己做的工作,应该不算违反科学道德。但是近些年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和版权意识的增强,科技工作者也已了解到,这样做是违规的。科技期刊有版权制度,它们都明确规定投稿的论文必须是“以前没有发表,也不打算向其他期刊投稿”的论文。因此,近年来这类问题都当做一稿两投处理。

  二是英文论文的文字抄袭问题。由于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多数中国科技工作者难以写出达到出版标准的英文。因此写论文之前,必然要阅读很多同类文献,学习人家的行文。但难免有人不能将其融会贯通成自己的语言,觉得反正实验和数据是我自己的,文字借用一下无妨,便整句甚至整段抄录别人文字。但对于任何文章来说(包括科研论文),文字写作也是一种脑力劳动,文章的词句是其劳动成果。因此,文字抄袭也被视为剽窃行为。通常只要连续三句话一字不差抄袭它文,即可确定为文字抄袭——即使是具有共性的科学背景介绍,如何表达得准确、易懂、有吸引力,也是思维的成果,一字不变的抄袭也是不允许的。

  “隐形剽窃”由于没有文字证据,难于处理,但在同行中会严重败坏剽窃者的声誉

  李曙光: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关注,那就是“隐形剽窃”。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有些科学研究的思想或方法是别人提供的,但提供方没有相关文字发表,如可能是沙龙时几个人思想火花的碰撞结果,或是与他人讨论中别人提出的建议或想法。只要这些思想对该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我认为作为一个诚实的科学家,就应该在论文中有所体现。如果对此只字不提,就是对别人科学思想的“隐形剽窃”。

  至于在审稿或基金项目评审过程中,恶意“枪毙”或拖延别人论文的发表,但却窃取别人有价值思想写类似文章抢先发表,则是更恶劣的“隐形剽窃”。因为这个原因科学家之间交恶、缠斗不清不是没有先例。“隐形剽窃”由于没有文字证据,难于处理,但在同行中会严重败坏剽窃者的声誉。

  虽然科学技术研究已经成为社会分工的一部分,也是一种职业,但社会和公众对于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要求是比较高的,因为科技工作者应该是一些追求真理的人。我经常教育我的学生说,在你的论文中实事求是地说出思想的来源,并不会降低别人对你的评价,这是你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功利一些说,这样的问题只要出现一次,或许你的声誉就毁了,可能没人愿意再和你讨论问题,甚至不再信任你。科学家的声誉是无形的,但又是实实在在的。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