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探索机器人与人类关系:从形到神的颠覆(组图)(5)

2011年09月04日 11:08 来源:科技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探索机器人与人类关系:从形到神的颠覆(组图)(5)
石黑浩(左)和他的硅胶替身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若当我们都不能理解自己时……

  以上之策略在实验室里确实有效,但是换成办公室里就不一定奏效。人类可以做出许多无法用词汇来表达的无意识行动,比如我们会小心地绕过挡在前进路上的人,还能明白自己正在侵入他人的私人空间——而这种事无法用数字上的距离来表达。

  卡耐基梅隆大学的研究者们知道大众也希望机器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它们如果做不到或做出傻事,人们通常不愿意去原谅。

  卡耐基梅隆大学另一款研发中的零食机器人就是个例子。它被设计用来在计算机学院的人群中散发零食,但经常出现送错货或者找错钱的事儿。

  当然,如果机器人能够提前告知人们它会出错或者学会道歉的话,多数人们也是比较宽容的。但是问题在于人类自己有许多它们理解不了的奇怪举止。“监控显示,有时候人们会偷零食。”机器人的设计者说。

  与其他社会机器人一样,零食机器人也是个可爱的家伙。它四英尺半高,卡通风格容貌的脑袋让它勉强还像个人。由于人们对它的期望值就没放太高,这避免了它掉入所谓“诡异之谷”的困境。

  而所谓“诡异之谷”,是日本机器人研发的先驱森昌弘于40多年前提出的概念,意思是一般说来,人们都会非常肯定地认为机器人应当具备人类的外观面貌,但森昌弘观察到,当机器人越来越栩栩如生的时候,这种“与人近似”的期望就会迅速转变为排斥。

  虽说,大部分的机器人学家并不愿走到那种极端的地步,但是依然有人提醒说,如果人们愿意接受机器人发展到和真人一样的地步,“诡异之谷”则是一个必须经历和度过的阶段。

  而推动“梦”这款机器人穿过“诡异之谷”的人,正是无畏的机器人专家石黑浩。他长期观察机器人领域的改进创新,研究仿真机器人电子元件的相互作用。去年他就研制出了包括以一位留着山羊胡子和短发茬微笑的丹麦教授为原型的逼真机器人,以及一个和婴儿般大小的思科网真手机机器人Elfoid。后者一旦经过改良,人们就能够通过它来与同样适用Elfoid的朋友聊天,在这个过程中,机器人会模仿你做的动作。

  而石黑浩最“雷人”的作品,还当属他最近研制出的以他自己为原型造的Geminoid型号。人们如果造访他位于日本京都的ATR智能机器人和通讯研究所的实验室时,他和他的复制品都一袭黑衣。机器人坐在制作者后面的椅子上,留着一模一样的黑色头发,同样是拥有一张愁云密布的脸。

  石黑浩打趣说,自己在两小时车程外的大阪大学也担任教职。有了这个硅胶替身,自己就可以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通过安装在机器人面部的动作捕捉感应器,石黑浩就可以一边通过网络操作机器人与京都研究所的同事们交流,自己则在大阪的教室里上课。

  与其他机器人领域的先驱者一样,石黑浩不仅乐于在技术层面推动机器人的进步,更意欲获得哲学上的解释。他的机器人像是测试风速的气球或者不完美的镜子,通过这些越来越逼真的作品折射出人类根本上的属性为何,并观察人们如何与机器人互动,来制造出更加可信的机器人。

  “人们倾向相信我是真实的人,而那个东西不是。”石黑浩指着自己的替身说到,随着技术的进步,这种特征上的差别实际上会越来越难以分辨。当最终真假难辨的时候,在意与之交流的是不是真人还有什么意义么?对于自己的替身,他表示最佳的用途,是送到自己远方母亲的身边,因为自己很少回去探望。

  “你母亲会接受这么一个机器人?”人们这样问他。

  而石黑浩的回答是:“但这就是我自己呀。”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姚培硕】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